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2月2日发表题为《美国保护主义适得其反》的社论,全文摘编如下: 那些预计拜登在经济领域会和特朗普分道扬镳的人想错了。美国新任总统根本没有推翻前任的保护主义,反而打算加强这一方针,这或将导致多边主义和跨大西洋关系更加脆弱,而美国生产者也无法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1月25日,拜登在上台五天后签署一项行政令,要求政府必须多买美国货。今后能获得“美国制造”认证的产品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其一半以上的组件须由美国企业生产。而且在招标项目中,哪怕美国企业报价比外国竞标企业高20%,也可以中标。 目前用于公共采购的预算超过六千亿美元,未来数月可能还要加上两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新总统希望这些支出使美国企业和就业成为优先受益者。 还有什么会比这种做法更合乎政治逻辑?特朗普2016年之所以当选,打的就是“保护全球化输家”这张牌。这个群体以美国中西部工业州的白人工人选民为首。此后,民主党也加强保护主义论调,试图拉回这些选民。但拜登没法靠延长特朗普时期的政策让工厂和就业岗位回流到美国本土。 在该领域,他前任的政绩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特朗普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产生的效果与他的预期目标背道而驰。 首先,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份研究表明,对美国纳税人来说,“购买美国货”将导致政府采购价格骤升,对美国纳税人来说成本太高。凭借这些保护主义举措保护下来的每个岗位成本高达25万美元。这笔公共资金如果用于职业培训和就业导向调整可能会更好。 其次,进口税让美国消费者多掏钱,却没有对生产回迁产生多大影响。过去四年中,美国贸易逆差不断加剧,创历史新高。 拜登如果照搬特朗普的政策,就很可能得到同样的结果。虽然保护美国就业的响亮口号合情合理,但应该通过让美国重返上届政府主动退出的贸易多边主义来实现。比起遵循草草规划的保护主义路线,积极支持有助于自己进入新的海外市场的互惠规则更能改善美国的处境。 拜登“购买美国货”政策传达的讯息可能不仅对美国生产者没有益处,而且在影响跨大西洋关系方面也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