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院士:“五不争”食用菌产业将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中新网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26日在北京表示,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特性,下一步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工程院当天举办“学习脱贫攻坚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刚刚获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李玉院士回“娘家”参会时作上述发言。

  他说,食用菌产业发展可总结为三句话:一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二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支撑国家粮食(食物)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在座谈会上发言。 孙自法 摄

  食用菌产业的“五不争”特性具体内容包括:不与人争粮方面,人喂牲口种庄稼需要供应粮食,种蘑菇等食用菌就不需要粮食,原料只是秸秆等;不与粮争地方面,所有粮食都需要良田才能高产,食用菌则可以在荒漠化、盐碱地上生产,不需要良田;不与地争肥方面,食用菌不但不争肥,它本身就是非常优质的有机肥,采完蘑菇之后的废弃物也是有机肥料;不与农争时方面,水稻、小麦等农作物都需要合适的时节,食用菌则没有农时限制;综合来看,食用菌产业发展也不会与其他产业争资源。

  李玉指出,中国食用菌年产量1978年只有5.7万吨,到2018年已达4000万吨,增长速度700倍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在国家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全国有70-80%的国家级贫困县首选食用菌并通过食用菌行业实现脱贫致富。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是中国农业(粮食、蔬菜、果树、油料、食用菌)第五大产业。

  他认为,在中国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相信食用菌产业一定会比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所发挥的作用还要大。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在座谈会上表示,科技扶贫是该院脱贫攻坚实践的特色,也是显著优势。中国工程院将继续精准施策、科技兴农,充分调动院士集体智慧,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协助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主持座谈会,他总结说,扶贫脱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生活和新的奋斗起点,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智库,将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贡献。(完)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李玉院士:“五不争”食用菌产业将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