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D打印骨盆假体科研成果落地 打破骨肿瘤手术禁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0日电 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教授郭卫团队的“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技术转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据介绍,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的“3D打印骨盆假体”技术不仅将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也将打破进口产品垄断,降低群众医疗支出。

图为签约现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在临床上,骶骨、骨盆肿瘤由于不易发现,往往都十分巨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骨盆都被视为骨肿瘤手术的禁区。特别是骶骨肿瘤前后路联合切除手术,曾被业内称为“不可切除的手术”。很多患者因局部肿瘤的快速进展而发展为截瘫,严重的疼痛让患者痛不欲生,为此,一旦发现,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截肢。

  而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医疗领域不断拓展,这项创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已显露头角。

  2015年,郭卫团队研发骶骨修复体、髂骨修复体和髋臼缺损重建假体等全系列3D打印骨盆环人工假体(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该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介绍,“3D打印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Globle Pelvic System,简称GPS)于2015年设计完成,是为进一步改善2002年设计研发用于重建骨盆肿瘤保肢手术的“人工半骨盆假体”,以进一步优化半骨盆假体的力学设计,增加了假体的骨长入功能,并通过研究发现,假体能与患者自体骨完美融合。至今,临床使用300余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大大降低。

  GPS包括四部分,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代替被切除的骨盆、骶骨、髋关节等,帮助患者能重新站起来,并正常行走。

  8日,“GPS通用骨盆环重建系统”技术转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从科学构想,到实验室成果,再到成熟的商品,实现产业化落地,这条路艰难而漫长,但也无疑会推动医学进步,让更多患者受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表示。

  据悉,该项目落地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发骨盆肿瘤人工假体的目标,将打破进口产品垄断,降低群众医疗支出。(完)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国内3D打印骨盆假体科研成果落地 打破骨肿瘤手术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