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车间忙 致富路更广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

  扶贫车间忙 致富路更广(新春走基层)

  初春时节,位于广西、广东、湖南三省份交界处的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万木葱茏、生机盎然。

  出县城向南,驱车一个半小时,翻山越岭,便到了大圩镇崇江社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临近春节,扶贫车间里仍然一派忙碌景象。

  绑扎带子、缠绕线圈,把转子和支架组装好固定在定子上,一个拳头大小的马达核心部件就完成了。这样的部件,“85后”瑶族女子邓晨梅一天能组装1000多个。“按件计酬,一般一天能挣100多元。”

  这个扶贫车间是江华龙德晟机电科技公司2019年5月建立的。听到消息后,邓晨梅从广东东莞回到家乡,经过面试、培训后上岗,“离家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方便照顾老人孩子。”

  2019年之前,邓晨梅一家居住在海拔800多米的山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老人在家砍竹子、种红薯,邓晨梅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后来县里组织易地搬迁,邓晨梅第一批报名、第一批搬了出来,住上了100平方米的房子。夫妻俩都在扶贫车间上班,很快就脱了贫。

  龙德晟机电科技公司是江华县从广东江门招商引进的企业,专门生产绞肉机、搅拌机、榨汁机的小马达,产品供不应求。“就算不接新单,现在手里订单也要干到5月份。”公司董事长徐超说。

  距县城那么远,企业为何愿意在安置社区建扶贫车间?徐超解释,公司刚落户不久,如果工厂都建在开发区,职工宿舍、就餐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很多村民喜欢就近就业。于是,公司和县里一拍即合,两个月建一个扶贫工厂,一建就是7家,安置1400多人。

  江华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24.1%。脱贫攻坚期内,全县近12万人实现脱贫。目前,江华县建在各乡镇的小微企业486家,其中省里认定的扶贫车间273家,吸纳1.2万余名群众务工。

  “江华县位于三省份交界处,有区位优势。”永州市委常委、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说,“这几年,我们全力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先后引进规模企业105家,在新材料和电机行业形成了优势,吸纳用工1.5万多人,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开拓了新的空间。”

  本报记者 何 勇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车间忙 致富路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