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退役武警返乡做农民 走出带贫致富路

  (新春走基层)湖北一退役武警返乡做农民 走出带贫致富路

  中新网宜昌2月16日电 题:湖北一退役武警返乡做农民 走出带贫致富路

  作者 董晓斌 许慧 乔长娇

  “一开年,要种80亩烟叶和160亩甜玉米。”正月初五,在湖北兴山县高桥乡龙潭村生态农业产业基地,负责人王宗华正查看基地备肥情况。九年前,他毅然回到故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王宗华今年44岁,2008年,从武警部队退役的王宗华和战友在武汉创业。经过几年辛苦努力,公司开得红红火火。事业成功了,但他心底的乡愁却无处安放。2012年,他做出决定:撤出资金,回家乡发展。

王宗华的合作社使部分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资料图) 许慧 摄

  带着多年打拼的全部积蓄,王宗华回到高桥乡开始“二次创业”。因为老家山区林多地少,他经过一次次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了“综合性农业开发”的创业思路,规划发展烟叶、核桃、食用菌、葛根、药材种植。

  兴山县地处三峡库区,在村里的支持下,王宗华流转土地荒山4500亩发展产业。为了方便基地附近的村民出行,他多投资近60万元修路6公里;还投资40万元整修水库,保障基地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

  在王宗华带动下,先后有4个村24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发展产业。目前,他的生产基地吸纳了120名贫困户、低保残疾人到农场就业,每年发给贫困户工人工资达30万元,使很大一部分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龙潭村70多岁的贫困户马德方和女儿都在王宗华的合作社务工。马德方由于年纪偏大,主要在基地负责种菜及一些轻松点儿的活,而女儿则是常年务工。

硬化基地公路(资料图) 许慧 摄

  2018年8月,王宗华建起了高桥乡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并担任站点负责人,将生态农场的玉米、香菇、木耳等农产品搬上货架,同时发动周边村民将茶叶、蜂蜜、豆豉、等特色农产品搬进站点销售,带动农户增收。

  现在,龙潭村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王宗华还计划用5年时间,利用基地有利资源建一个集种养结合、休闲观光、避暑养生于一体的生态农场。

  “过去,我们基地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在我想利用基地资源建一个生态农场。”王宗华说,2021年5月,游客中心就可开门迎客,届时不仅又增加一个旅游观光点,还将带动更多老百姓就业。(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湖北一退役武警返乡做农民 走出带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