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题: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大中型灌区生产粮食约占全国总量的50%,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战场。20多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了改造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过去20多年:逾千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改造建设大中型灌区

  据水利部统计,自1998年国家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底我国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1043亿元,基本完成规划内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与此同时,利用276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对近2000处中型灌区进行补助投入,解决关键灌排问题。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20多年改造建设,基本解决了灌区病险、“卡脖子”及骨干渠段严重渗漏等突出问题,有效遏制了灌溉效益衰减局面,灌排设施支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改善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1—2022年:461处中型灌区将实施改造

  水利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明确两年内对461处中型灌区实施改造,涉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44万亩。

  实施方案确定,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主要任务,包括工程建设和灌区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共有中型灌区7000多处,它们大都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过几十年运行,大部分灌区已进入老年期,渠系渗漏、坍塌、决口等现象较为普遍,需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恢复原设计功能。

  “十四五”期间:优先将5亿亩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黄河流域、粮食主产区灌区为重点,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更新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健全完善量测水设施,同步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良性运行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

  改造过程中,加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有效衔接,统筹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5亿亩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

  黄河流域灌区全面落实深度节水控水要求,把用水效率提上去,把用水总量省出来。

  在东部和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优先建成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编辑:朱延静】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