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旅客服务,我们没有终点”

  “为旅客服务,我们没有终点”

  作者:本报记者 徐谭 本报见习记者 王鲁婧《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6日 03版)

  “事不宜迟!”大年初三下午三点零五分,距G475次列车发车还有半个小时,北京南站客运车间业务指导、“润秋服务组”负责人张润秋却着了急。她带领服务组同事推着轮椅,径直前往检票口寻找来自山东莱阳的王先生夫妇。

  “您和家人到车站了吗?我们已经做好轮椅送站准备。”“润秋服务组”的工作人员拨通了电话。原来早在几天前,王先生考虑到妻子刚做完肺部手术行动不便,就在铁路12306手机端应用的“重点旅客预约”栏提交了免费轮椅服务预约。然而,王先生却临时决定取消轮椅服务。

  “我提前查了,高铁的7号车厢在检票口扶梯下,我们慢慢走没问题,就不麻烦你们了。”王先生解释道。

  张润秋发现,如果是按照通常大编组16节车厢的话,7号车厢的确停在电梯下,但大年初三这趟车执行小编组8节车厢,7号车厢排在了站台东端。“也就是说,从检票口扶梯到车厢还要走六节车厢的距离。这段路对于一名术后患者来说,无疑会非常吃力。”

  听完解释,王先生欣然同意用轮椅。张润秋和同事小心翼翼地将王先生的妻子扶上轮椅坐稳,一同向检票口重点旅客通道推去。在轮椅通过车门时,张润秋特意调转轮椅方向,缓缓倒退跨过站台和车厢之间的缝隙,保证旅客的身体没有发生剧烈晃动和磕碰。王先生夫妇落座后,张润秋还不忘帮女方把座椅靠背调整至舒服的角度。

  “太感谢了,你们太温暖了!”面对王先生夫妇的连声道谢,张润秋微笑回应:“不必客气,有需要随时电话联系!”

  这一幕只是“润秋服务组”每天数十次服务中的一个缩影。122个月、500多个星期、近九万个小时,北京南站“润秋服务组”自成立起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从最初的一部热线电话、一张名片和一个博客,到开设“润秋热线”“润秋博客”“@北京南站张润秋微博”“爱心专区”、母婴哺乳室和儿童娱乐区,这个主要由90后女同志执勤的小小服务台见证了我国高铁客运服务从“一个站”到“一张网”的延伸与辐射。

  “为旅客服务,我们没有终点。我们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张润秋说。

  (本报记者 徐谭 本报见习记者 王鲁婧)

【编辑:朱延静】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为旅客服务,我们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