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据共同社新加坡2月12日报道,新加坡的东南亚研究所日前表示,以东盟十国的政府相关人士和学者等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帮助抗击新冠疫情的援助国中,他们对中国给予的肯定回答最多。 该研究所称,在新冠援助方面对中国给予肯定的占44.2%。中国向东盟积极提供医疗器械和疫苗的行动似乎获得了高度肯定。日本排名第二,占18.2%。 报道称,关于对东南亚的战略和政治影响力较强的国家这一设问,结果显示,中国居于首位,占回答的49.1%。美国位居第二,占30.4%。另一方面,在经济影响力较强的国家中,回答是中国的占76.3%。 据报道,调查于2020年11月至今年1月实施,以东盟十国的约1000人为对象。 【延伸阅读】美媒:王毅访东盟传达中国坚定承诺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月12日报道,本周,中国外长王毅开始了对东南亚四国的访问,这是自2020年10月以来,他第二次出访这一地区。 报道称,王毅的这次访问从1月11日起,先在缅甸停留两天,然后前往印尼、文莱和菲律宾。他在访问这些国家期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提供的支持可能是重要讨论议题。2020年10月,王毅访问了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和泰国。 报道认为,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很可能会把重点放在与西方盟友及伙伴国巩固关系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将自己定位为更加包容的伙伴,对亚非地区经历过殖民时期的国家,在公开表态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同时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报道称,与2020年10月那次出访东南亚一样,王毅一系列访问“旨在当该地区开始出现由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低迷之际,传达中国对东盟的坚定承诺。中国的目标是将自己定位为疫情过后的关键伙伴——无论是从提供新冠疫苗的角度讲,还是作为该地区至关重要的经济伙伴而言”。 (2021-01-14 11:20:04) 【延伸阅读】外媒关注:王毅开启东盟四国之旅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1月11日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抵达缅甸,与缅方讨论了加强合作问题,并承诺为缅甸提供新冠病毒疫苗。缅甸是王毅为期六天的东南亚之行的第一站。 报道称,王毅会见了缅甸总统温敏和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 报道援引缅甸广播电视台报道称,王毅与缅甸官员讨论了边境安全、地区合作以及中国在促成缅甸和平方面的作用。 报道称,王毅还承诺为缅甸提供一批中国的新冠疫苗。 报道指出,中国是缅甸的第二大投资国,希望加快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启动的大型项目。 报道还指出,北京在缅甸军队与驻扎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之间的和平谈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1月12日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1日起开始对东盟四国进行访问。此前的非洲五国之行刚于9日结束。美国下任总统拜登将于本月20日上任,中国希望在此之前以活跃的面对面外交扩大自己在东南亚和非洲的影响力。 报道称,王毅此次行程将于16日结束,其间他将访问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四国。 报道认为,预计,此次中国将以疫苗为核心开展防疫合作。除此以外,中国还可能拿出一些政策支援它们从疫情打击中恢复经济。 报道称,2020年夏天以后,中国多次表示将优先向东盟各国提供疫苗。对此,东盟各国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印尼和菲律宾对中国寄予厚望。 此外,俄罗斯《独立报》1月12日刊文称,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与缅甸政治领导人昂山素季会谈后,前往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访问。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指出:“现在对中国来说,亚洲具有更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中国去年成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国,为了更好地发展贸易,需要在该地区保持稳定的政治局势。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贸易越广泛,该地区伙伴国家就越会有兴趣与中国协作。众所周知,该地区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放弃对华贸易的情况下实现发展。” 文章指出,过去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伦敦一打喷嚏,亚洲和非洲就开始咳嗽。现在,甚至像《日经亚洲评论》这样的保守派日本杂志都承认,中国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事务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该杂志指出,在出访亚洲国家之前,王毅还访问了尼日利亚等五个非洲国家。 (2021-01-13 09:31:40)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深化与东盟关系 未来合作空间更广阔 参考消息网11月30日报道 据葡萄牙《公众》日报网站11月27日报道,大约两周前,中国与包括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该地区其他14个主要经济体签署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在一个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有数十亿人口的空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开辟了道路。 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27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 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放眼未来,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报道称,中国对东盟的重视并不完全是新动作。今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官方数据,2010年至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年均增长约9.4%。 报道还称,即便如此,中国仍希望在与东南亚邻国关系的规划中进一步提升上述数字,争取借助推动RCEP设想中消除贸易壁垒的措施来实现目标。 报道猜测称,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国似乎决心要针对未来拜登政府的地缘政治战略未雨绸缪。拜登希望上台后重新激活奥巴马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聚焦亚太。 另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28日发表的题为《中国寻求深化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的报道称,中国政府寻求加深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巩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在11月27日发表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致辞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1月27日结束了对美国的两个重要盟国韩国和日本的访问,表示中国将与这两个国家团结协作,重启受到疫情影响的经济。报道称,这是北京努力加强对邻国承诺的又一个信号。 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与东盟10国以及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签署了RCEP,创建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该协定预计将大幅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或将使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抵消中美经济脱钩造成的压力。 资料图片:正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吸引众多消费者参观选购。(陆波岸 摄) (2020-11-30 09: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