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场馆“年味”飘香

  (新春见闻)上海文化场馆“年味”飘香

  中新网上海2月13日电 题:上海文化场馆“年味”飘香

  作者 王笈

  狭窄的老式弄堂里,响起“玫瑰白糖伦敦糕”的叫卖声,一副骆驼担静靠在墙边,“四大金刚”(指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一度是上海人早饭的经典搭配;屋里厢吃年夜饭,最好吃的还是姆妈烧的那桌菜,本帮扣肉、本帮蒸三鲜、红烧鳊鱼等是有名的“老八样”。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王笈 摄

  农历大年初二(2月13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正举办“老上海饮食文物展”,将晚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为观众呈上了一道颇具老上海风情的“年味大餐”。漫步于此,不仅可以看到鸿运楼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80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经济菜单,还能从老照片和明信片中体会彼时人们“孵茶馆”、品咖啡的悠闲辰光。

  “我是一个‘70后’上海人,从小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现在有些已经吃不到了,有些味道不一样了,过年的时候像这样回顾一下,还是蛮有意思的。”观众丁先生告诉中新网记者,如今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这些回忆背后的年俗文化,“对过去的怀念,是让自己能够积极向前,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王笈 摄

  《门神图》《天官赐福》《麒麟送子》《日进斗金》……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则以“锦画纳福康”为题,带观众寻觅年画里的传统“年味”。

  “年画”是中国传统年俗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春节挂贴年画,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锦画纳福康”——第十五届海上年俗风情展。 王笈 摄

  “小时候过年,门上都会贴门神,厅堂的墙上会挂一些条屏年画,有梅、兰、竹、菊,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故事,非常漂亮。”在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始会长吴少华看来,年画是一个传承有序的文化载体,过去近千年的年俗文化和内涵都在此中得以体现,“比如年画中出现的童子形象,象征着人丁兴旺、后继有人;比如鱼、石榴、灵芝、元宝,都是‘口彩’,代表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除了勾起童年回忆,也有沪人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提倡就地过年,不能出去旅游了,但也希望能“团团圆圆”,开展一些全家人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在这样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逛一逛年俗展,做一些更贴近传统文化的事情,我觉得挺好的,很有‘年味’,也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些传统的年俗文化。”(完)

【编辑:李玉素】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上海文化场馆“年味”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