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新春见闻)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中新网兰州2月13日电 (高康迪)西北汉子举鼓抬头之间就是不一样、太想现场看一看这鼓了……太平鼓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网友直呼“没看够”。大年初二,外地不能回家过年的西北人准时在手机前等着太平鼓“上线”。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春节最喜爱表演形式之一。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2月6日,兰州太平鼓在黄河岸边闹新春。(资料图) 刘薛梅 摄

  进入腊月,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东湾村个体经营户杨晋玉把手头工作处理完毕就自发张罗闲暇村民排练,同时响应不要多人聚集号召,都控制在五十人以内练习。

  鼓声一响,年就到了。每逢过年,皋兰县民众过年必不可少“太平鼓”,每年过年前一个月,太平鼓就紧锣密鼓排练,为的是在大年初二开始向当地民众献上“精神大餐”。

  “今年大多数外地工作的人选择了‘就地过年’,但收到朋友信息想看太平鼓。”为了让没能回家过年的西北人一解相思之情,杨晋玉排练时便开通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千人,录一些精彩片段发给未能观看直播的亲朋好友。

  “虽未能在现场感受气氛,但隔着屏幕也分外亲切。”留在上海过年的皋兰人李成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外地工作已经4个年头,每年过年都会回家看太平鼓,从小时候就有看太平鼓的习俗,外地的鼓声再多,也没有家乡的亲切。

  疫情常态防控下,大年初二,太平鼓取消了“走街串户”与民众互动同乐活动。

  “不聚在一起打鼓,年味都淡了。”太平鼓国家级非物质传承人魏永宏说,十月份开始,周边的民众就问今年什么时候排练,到时可以观望,理解大众迫切打鼓听鼓的心情,但是健康安全仍是第一位。为此,太平鼓选择连续“休息”两年。

  太平鼓虽然未能如约相见,但春已来,一切都是新生。(完)

【编辑:李玉素】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