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文文献研究在中国日渐活跃:硕士博士加入渐成常态

  中新社兰州2月13日电 (记者 丁思 杨艳敏)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所长才让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在中国陆续出版,从根本改变了中国专家依赖外国图书馆、追随外国研究者的被动局面,更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对敦煌藏文文献研究的高潮,一改此前研究者稀少的窘境,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五六万件文献。其中古藏文文献约有上万件,出土数量仅次于汉文文献。流失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主要保存在法国、英国和中国,内容涉及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法律条文、书信等诸多领域。

  2021年初,历经15年,由法国国家图书馆与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编纂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首次全部整理出版,囊括法藏全部敦煌藏文文献,以汉藏双语的形式重新编目。

  “在21世纪以前,中国学者要查阅文献,要么远渡重洋,要么就到收藏有微缩胶卷的部门借阅,很不方便。对于在偏远地区的学者来说,查阅第一手资料更是难上加难。”担任该书主编的才让说,在上个世纪,敦煌藏文文献研究的主导权在海外,能够走出国门、接触海外馆藏敦煌藏文文献的中国学者很少,研究者“凤毛麟角”。

  “受困于古藏文语言文字的隔阂,加之文献流失海外,整理出版的较少和零散,使学人难睹真面目,无资料可凭。”才让说,随着敦煌藏文文献的出版和网络图版之公布,该领域研究在中国正在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中国研究敦煌藏文文献的单位,由此前中央民族大学“一家独大”,日渐扩展至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敦煌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近年来,西北民族大学承担的敦煌藏文文献研究方面的社科基金项目就达20多项,该校已成为敦煌藏文研究的学术重镇。

  才让说,加之全球敦煌学数字化文献共享和国际交流合作增多,有着深厚藏学研究基础和藏语语言优势的西部高校,日渐显现出在敦煌藏文文献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年轻学者陆续加入,很多硕士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敦煌藏文文献,该领域研究后继有人,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

  才让还透露,该团队2021年将完成全部《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的出版,建立更加完备的数据库,实现智能检索,方便学界使用。(完)

【编辑:李玉素】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敦煌藏文文献研究在中国日渐活跃:硕士博士加入渐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