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新华社兰州2月13日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张睿

  肌肉紧绷、惊恐回望,一头被猎人踏马追逐的受惊野牛跃然眼前。

  这幅莫高窟最有代表性的狩猎图,绘于距今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较之唐代壁画的纯熟,早期壁画更具想象力和原始的美感。

  “只用寥寥数笔,古代画工就勾勒出山林逐猎的紧张气氛和野牛的雄健姿态。”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杨秀清说。一些西方研究者认为,这幅壁画与19世纪印象派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苛求细部,重在营造整体氛围。

  杨秀清介绍,敦煌壁画中关于牛的画面众多。古代画工从大自然、社会生产、佛教故事中广泛取材,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牛。

  农夫挥鞭、黄牛犁地,莫高窟第23窟的雨中耕作图描绘出唐代的农耕生活。在第445窟的壁画中,牛犁地用的是当时先进的生产农具曲辕犁。

  敦煌壁画中,不少与牛相关的画面都与佛教故事有关。在第148窟,有一幅牛王救太子的壁画。画面中,一群牛围绕着一个卧地之人,牛王舔舐着他的眼睛。

  杨秀清说,这幅壁画讲述了一个向善的故事。利师跋国有善友、恶友两位太子。为替百姓寻宝,两人出海历险,终于找到摩尼宝珠。不料恶友太子心起歹意,竟夺走宝珠,并将哥哥的眼睛刺瞎。善良的牛王在看到因饥饿晕倒的善友太子后,轻轻舔舐他的眼睛,将刺舔出。

  敦煌壁画中的牛也有“异域风情”。在莫高窟第61窟的甬道,绘有“黄道十二宫”,也就是人们今天常说的“十二星座”,金牛座就在其中。

  观天象、占凶吉,是古代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杨秀清说:“中国有二十八星宿,西方有黄道十二宫。后者在唐代就已传入中国。这幅壁画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例证。”

  杨秀清说,敦煌地处多元文明交汇处,“众牛图”折射出敦煌文化创新融合、兼收并蓄的特质。这也是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密码。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