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袁北杨”俱往矣:著名水稻专家杨振玉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振玉先生治丧委员会方面获悉,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辽宁省科技功勋奖获得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研究员、中共党员杨振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8日5时09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振玉192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 1949年9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51年1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参军,先后在杭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预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空军任战士、学员和无线电员。1954年8月至1957年12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

杨振玉1958年1月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杂交粳稻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国家“863”课题主持人、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水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辽宁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政府科学顾问等职,2000年11月退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振玉首创“籼粳架桥”技术,将部分籼稻遗传成分导入粳稻品种中,成功选育了世界第一个“人工制恢”粳型恢复系C57,丰富了粳型恢复系资源,率先攻克了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并在我国北方实现了杂交粳稻的大面积种植,开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1978年杨振玉先生作为先进典型参加了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1年,“粳型恢复系C57及其杂交组合黎优57”荣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第一届国家发明三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杂交粳稻以技术专利方式转让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杨振玉随后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进行杂交粳稻的考察、技术指导和合作交流,使中国先进的杂交粳稻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界有“南袁北杨”之说,北杨指的是杨振玉先生,南袁指的是袁隆平先生。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随着杨振玉先生逝世,“南袁北杨”俱往矣,中国水稻界的一段传奇就此远去。(澎湃新闻 记者 岳怀让)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南袁北杨”俱往矣:著名水稻专家杨振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