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6月4日电 题:一子落满盘活——新时代协商民主的浙江“会客”智慧 作者:郭其钰 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路径如何拓展?联系群众的纽带如何加强?政协委员的作用如何更好发挥? 近年来,浙江省政协探索了一项重要创新,创建开放性履职平台——“委员会客厅”,如今已建成110家“委员会客厅”。 一子落而满盘活。越来越多的界别群众、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走进会客厅,思想观点在这里碰撞,协商成果从这里导出,人心力量在这里凝聚。浙江省政协“委员会客厅”的“朋友圈”越拓越广,同心圆越画越大。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委员会客厅”活动。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 供图 “新”字为先 初心不改 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新经济、新业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断涌现。目前该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有1800多万人,党外知识分子400多万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470多万人。 “我们突出大团结大联合,希望把‘委员会客厅’打造成学习交流的新载体、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协商民主的新路径、团结联谊的新平台。”浙江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说。 “委员会客厅”的“厅长”都是各自领域的代表或领军人,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实现一个委员影响一众人群的乘数效应。目前,“委员会客厅”已涉及海归人才、网络作家、侨商侨眷等40多个特定群体。 2018年8月,浙江省政协首批3家“委员会客厅”成立,分设在杭州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和中国网络作家村。牵头政协委员分别是高科技人才代表范渊、优秀海归人才代表郑攀和著名网络作家张凤翔(笔名管平潮)。 未来科技城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汇集了大量海归人才。走进该“委员会客厅”,“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浙江大学“委员会客厅”与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委员会客厅”联合举办活动。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 供图 郑攀介绍,该“委员会客厅”以团结和凝聚海归高层次人才为依托点,围绕打造海归企业成长、初创企业培育及融资理论学习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也为科创项目落地和海归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如今不仅越来越多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很多外籍人才也想来中国工作。但他们碰到的具体问题不少,希望有关方面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在一次会客厅活动中,现场就有人抛出问题。 “这样的问题我们会积极呼吁。既要做到上情下达,也要做到下情上传,希望大家多带问题来、多提好建议,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识。”郑攀希望在这个开放性平台上,让大家在宽松的氛围里有所言、有所学、有所得。 郑攀在浙江省两会“委员通道”上介绍“委员会客厅”。 张茵 摄 笃定创新,初心不改。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浙江省政协“委员会客厅”正是顺应统一战线内部结构新变化,积极适应工作的新要求,把团结联谊手臂延伸到“体制外”、拓展到“圈层中”。 “特”字为要 百厅争艳 精心耕耘,花开满园。两年多来,浙江省政协“委员会客厅”已开展了750余场活动,影响人次数以万计。 “委员会客厅”在成规模推广建设后,如何避免“百厅一面”?一个“特”字是关键。目前,每家会客厅都结合自身优势,有自己独特的影响对象,力争一厅一品,百厅争艳。 在浙江东南部的大山深处,小城青田是著名侨乡。全县55万人口中,有33万华侨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家家有华侨,人人是侨眷”。 2018年12月,浙江政协在区县创建的首个“委员会客厅”在侨乡青田县成立,这也是该省唯一以华侨委员为团队的会客厅。 华侨一头连着海外,一头连着家乡,会客厅既向海外华侨讲述中国故事、浙江故事,也为华侨侨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希望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让‘委员会客厅’更好凝聚侨界的智慧和力量。”青田侨乡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浙江奥来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维峰说。 一路实践探索,浙江省政协固守“圆心”,拉长“半径”,还分别在香港和澳门创建了“委员会客厅”。这两家会客厅,由浙江省政协在港、澳的政协委员牵头,省市县三级政协协同,开展团结联谊和宣讲活动。 通过政协委员,将党的政策主张及时向界别群众传达,并将多方意见建议有序表达出来,是“委员会客厅”运行的逻辑。 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表示,“委员会客厅”从创建初衷到活动设计、制定制度等方面,都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于全过程,注重引导委员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和关切点上正面发声、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聚共识。 “数”字为媒 赢得未来 “畲娘巧手把线纺,彩线飞出金凤凰……”每年“三月三”,畲族儿女都会以歌迎客、以歌会友。今年4月14日,杭州同心少数民族“委员会客厅”发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响畲歌献给党”云歌会,联合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安徽等5省9地,唱响畲族人民同心向党的时代旋律。 这是“委员会客厅”向“会客访客结合、线上线下融合、联合联动聚合”2.0版本迭代升级的一次探索尝试。 去年,一场疫情加速了“委员会客厅”上“云”的趋势。如今,浙江全省正在推进的数字化改革,从理念、机制、手段、方法上为“委员会客厅”提供更多数字赋能,拓展了政协协商民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特别是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新工科’建设发展。”“要发挥数据的支撑作用,帮助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定量分析,以促成进一步深层次研究。”“目前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十分旺盛,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场景应用,探索空间都非常大。” 去年12月,一场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加速发展”的主题活动由浙江大学“委员会客厅”与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委员会客厅”联合举办。现场,学界、业界专家热烈畅谈。线上,千余名浙大师生在线观看直播。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人,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欧美同学会“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贲圣林表示,一直以来,该会客厅致力于将活动开展与数字赋能相结合,让会客厅“坐上直升机”,直达“云端”。 他解释,“欧美同学会的主体是海归,朋友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国外。因此我们积极探索会客厅的‘迎客之道’,创新会客模式,努力打造‘云会客厅’。” 当前,随着浙江“数字政协”全面启动,越来越多“委员会客厅”在“云”上“开门迎客”。浙江政协数字化改革亦打通政协履职链条,放大了会客厅这个特色履职品牌效应。 在未来,“委员会客厅”这一浙江政协工作的金名片,将更加生动灵活地影响和引领更多人群,成为人民政协制度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