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万名!西藏农牧民党员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

  新华社拉萨6月3日电西藏自治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农牧民党员已达19.5万人,5400多个村(居)中有92.5%的村有集体经济,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49.1%,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占7.7%,有效带动了群众脱贫和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党员组成的基层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保稳定,成为群众心中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1959年,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在万里高原蓬勃开展。当年6月6日,西藏山南市乃东县克松“谿卡”(庄园)302名农奴选出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筹委会,同年12月,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克松成立,阿旺等5人成为首批农牧民党员。

  自此,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西藏农牧民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发展生产,投身新西藏建设的时代浪潮。

  今年79岁的普巴是“西藏解放第一村”——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的一名党员。他曾参军入伍,退役回村后,任村里的生产队长,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通过推广良种,新建水渠,种植冬小麦、豌豆、荞麦等作物,岗托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最骄傲的是大家都能吃饱饭了。”他说。

  今年58岁的永红,从1996年至2019年先后担任岗托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争取上级支持,组织群众扩建村道、重修水渠、发展红色旅游,建起黄牛养殖场和清油加工厂,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家家户户盖起了两层小楼。

  海拔4400米的西藏阿里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常寒无夏,风沙肆虐,地广人稀。2015年,抢古村组建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村71户256人加入,共流转草场3.2万亩。牲畜入股人均14只(绵羊单位),个人股份占40%,村集体股份占60%。

  “合作社收入的82%分红给社员。”抢古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说,草场流转解放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村有161人外出务工。2017年,抢古村2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到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6000元。

  5年来,这个曾经的纯牧业村转变观念,跳出传统牧业生产方式,闯出一条适合牧区的增收致富路。“说来说去,我们选出了一个好书记和一个干事的党支部。”聊起这几年的变化,抢古村村民群桑顿珠如此评价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15.97万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帮扶,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累计选派10.59万名干部驻村工作,1.03万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推进帮扶工作由送钱送物向送政策、送发展项目、送就业门路转变。

  “共产党的好干部,帮我们解决实际困难、寻找致富门路,和我们心连心,真的比我的儿女还亲。”谈起身边默默付出的党员干部,林芝市朗县扎村村民索朗巴珠动情地说。

  和平解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53亿元用于脱贫攻坚;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66亿元,实施项目3037个;建成集中安置点964个,26.6万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农牧民收入连续6年高速增长,2020年人均收入达14598元……

  “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选举和结对帮扶活动中,党员干部与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解民忧,受到群众的拥护欢迎。”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吕叶辉说,“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新华社记者陈尚才)

【编辑:陈海峰】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19.5万名!西藏农牧民党员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