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亿年前这条鱼,长得咋像古代兵器三叉戟?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记者金地、董瑞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学家首次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发现了一种生活在4.1亿年前早泥盆世的小鱼——长吻三歧鱼的踪影。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介绍,长吻三歧鱼是一种约10厘米长的小鱼,前面吻突最长可达5厘米。这种鱼在分类上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三歧鱼科,其头甲形状形似古代兵器三叉戟。目前三歧鱼科仅有1属3个种,分别是长吻三歧鱼、昭通三歧鱼和越南三歧鱼,堪称三歧鱼三兄弟。

  长吻三歧鱼为何长成这样?盖志琨解释,长吻三歧鱼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它们演化出厚厚的盔甲和像三叉戟一样的角和中背棘,主要用于防御有颌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捕杀。“因为没有长有牙齿的上下颌,长吻三歧鱼不能主动捕食,只能‘靠天吃饭’,主要以滤食海底有机物为生,因此多生活在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等靠近海岸、有机碎屑比较丰富的地方。”

  图为4.1亿年前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长吻三歧鱼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供图

  研究人员介绍,长相如此“奇特”的三歧鱼并非游泳好手,多栖息在海底。但在我国四川、云南以及越南发现的化石表明,这种鱼可以进行上千公里的长距离迁徙。它们是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此次发现长吻三歧鱼的云南曲靖,恰好处在四川到越南中间,为研究三歧鱼的南北迁徙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

  据介绍,在4.1亿年前,三歧鱼所生活的华南海,是一片近于封闭的陆表海湾,有一个间歇性向南的开口,形成了类似现代红海的封闭环境。“由于封闭海效应,生物的演化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和很强的土著性。当时,这片海域演化出三歧鱼、曲师鱼、鸭吻鱼等各种带有吻突和各种角的华南鱼类,其中一些甚至告别单纯的底栖生活,开始具有更高的游泳能力。”盖志琨说。

  4.1亿年前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华南鱼类的辐射演化。杨定华、郭肖聪绘,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4.1亿年前这条鱼,长得咋像古代兵器三叉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