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 法国《解放报》网站2月9日发表文章称,2月共有三个来自地球的探测器将抵达火星。这是一场带有敌意的侵略吗?当然不是。地球人是出于更好地理解火星大气层、气候、地质、历史等的科学意图而和平降落火星的。 阿联酋的“希望”号探测器2月9日进入环火星轨道,随后而来的是中国的“天问一号”。“天问一号”比前者雄心更大:它打算降落在火星,然后释出一辆火星车。最后是将于18日抵达火星的美国“毅力”号探测器。 各方在这场太空赛跑中近乎完美地同步绝非偶然:为了在前往这颗红色星球时尽可能少消耗燃料,需要依据火星和地球各自绕太阳运行的情况来调整行程。大约每隔26个月,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最为接近,有助于实现最快也最节约的旅程。发射的窗口期持续数周,所有筹备火星任务的国家都会选择在同一时期启动,因此也会在同一时期抵达。 不过,任务的共同点也就止步于此了。这三场火星之旅从理念到科学目标都不相同。 阿联酋的“希望” 文章称,阿联酋希望通过在2021年探测火星来庆祝建国50周年。可是,如果你是从零开始,在太空征程方面既无基础设施也没有经验,那要怎么办?这就需要海量投钱了。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阿联酋与韩国和法国等国进行国际合作,培训本国工程师。2014年阿联酋成立航天局,定下前往火星的目标,并从这一项目开始吸收美国的技术和能力。“希望”号是阿联酋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合作建造的。阿联酋坚持自建、而非购买探测器。至于发射任务,阿联酋则交给了日本的H2A火箭来执行。 就像阿联酋航天局所强调的那样,“希望”号作为阿拉伯国家首个前往另一个星球的探测器,自豪地向世界展现了对外部世界、科技和进步持开放态度的国家面貌。 中国“对天之问” 文章指出,登月是一回事,登火星则是另一回事。但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眼中,跨过两者之间的鸿沟并不算什么事。中国已经在太空探测方面取得了一连串成功:用中国造火箭将航天员送上太空:完成;登陆月球(三次)并让月球车自动巡视:完成;建设一个规模相当于苏联“和平”号的空间站:正在进行中(今年将发射首个核心舱)。 为了赶上那些最有实力的航天巨头,中国还要做的事是,向太阳系内的另一个地方派遣探测器,并在火星上成功留下印记。自1973年以来,美国成了唯一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5年前,欧洲的“斯基亚帕雷利”号火星登陆器试图登陆火星表面,然后坠毁了。不过,中国很期待自己的首次出击。 “天问一号”的名称直译就是“对天之问”,引自中国诗人屈原的诗歌。在诗中,诗人对天、地、自然和人类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没有答案的问题。 “天问一号”构造相当复杂,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之一是将会进入环火星轨道的环绕器,它已经传回拍摄的首张火星黑白图像。最早在5月,探测器其余部分脱离后将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而这正是此次旅程最困难的部分。届时着陆器将借助巨型降落伞登陆火星,随后会派出一个小型火星车。 火星车重约200千克,靠4块太阳能电池板驱动,将在90天里探索火星表面,任务包括:绘制火星地质结构和形态图,研究土壤和水冰分布特性,分析火星表面物质成分,测量电离层和火星气候特点,观察电磁场和引力场以及火星内部结构。 “毅力”号放飞无人机 文章还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毅力”号探测器将在火星的湖区火山口登陆。这片三角洲是十足的“富矿”,因为那里的泥岩会很好地保存有机物。我们会在那里发现过去生命的痕迹吗?探测器将会用机械臂提取样本并将之储存起来,以便带回地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已经在筹备一项任务,未来将回收这些珍贵的样本。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9日报道,“毅力”号是迄今为止将在另一个星球着陆的最大、最先进的探测器,预计于2月18日着陆。 “毅力”号的体积跟一辆小型四驱越野车差不多,重约1吨,每天可以自动行驶200米。它配备了多个摄像头,2个麦克风,可以捕捉和录制火星上的声音。 “毅力”号带到火星的还有一架重1.8千克的无人飞机,准备在火星上试飞,那将是无人机在另一个星球上的首次飞行。 报道指出,尽管看上去不乏鼓舞人心之处,但“毅力”号此行收获如何,只有等到它在火星上收集的样本被运回地球后才能得到全面评估。 2020年7月3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毅力”号火星车搭乘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发射升空。新华社发(美国航天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