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科专家“把脉”凤庆:为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中新网凤庆6月3日电 (洪沂)5月31日至6月3日,5位云南社科专家赴临沧市凤庆县,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凤庆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

  在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的组织下,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五位专家深入凤庆县的滇红茶博物馆、安石村、二道河自然村、滇红集团、锦绣村、滇红生态产业园区等地,就该县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共同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破解“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保障瓶颈、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应用以及滇红茶产业发展和文化挖掘保护等五个课题展开调研。

  6月3日上午,云南社科专家凤庆行决策咨询会召开,参与调研的专家学者汇报初步研究成果。云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余炳武,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等出席会议,凤庆县县长谭波主持会议。

  凤庆是中国核桃之乡,全县种植面积达170余万亩,年产量11万吨以上,是云南核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县份。在调研凤庆核桃产业后,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资源与营养工程博士代佳和总结了核桃深加工的发展趋向,她提出,发展核桃产业要通过不断研制新产品和加强数字化新零售提质增效。

  “我愿配合县委宣传部、文旅局等部门一起凝练具有特质的凤庆滇红文化精神。”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茶生态学、森林茶研究中心主任蓝增全认为,凝练滇红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通过将“单一农业产业”转变为“古茶生态文化大产业”,处理好“滇红之乡”与“核桃之乡”的协调发展等途径,协同点亮澜沧江茶文化之光。

  在凤庆县“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用地指标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和困难。对此,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梁双陆建议,分类细化凤庆县“十四五”期间1592项重点新建项目,增强与鼓励供地政策导向的匹配性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细致编制,统领乡村振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对于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应用的课题,云南大学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东陆学者、博士生导师张国胜提出,要以推动政府、企业、社会“上云、用数、赋智”为路径,突出新基础、新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原院长、教授许南垣认为,凤庆县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放是首要,大干产业是核心,扭住项目是关键,坚持一流是标准,实现跨越是目的。“要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鼓励乡村文艺创作,保证乡村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

  陈礼军表示,本次调研是一场“及时雨”,以高水准的问诊把脉、高水平的学术资政、高质量的发展良方、有情怀的思想交流,助力凤庆县进入新状态、开启新征程。(完)

【编辑:陈海峰】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云南社科专家“把脉”凤庆:为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