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院聚焦修复性司法 构建环境资源多元治理机制

  中新社济南6月3日电 (记者 梁犇)记者6月3日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法院聚焦修复性司法,构建环境资源多元治理机制。一年来依法判决侵权人履行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案件73件。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成武介绍称,该省法院积极落实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要责任承担方式的损害救济制度,创新修复方式,注重修复效果,使污染环境者付出应有代价、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托煤矿塌陷区、山体公园、林场等地建立环境司法修复基地58处,作为当事人履行生态修复判决的异地修复基地,开展增殖放流6次、放流鱼苗30万余尾、虾苗2000万余尾,保障修复性司法裁判的有效落地。

  “黄河山东段滩区面积大、河势不稳,乱采乱挖河砂加剧河势变化,容易引发河堤坍塌。”张成武表示,山东法院对非法采砂案件快立、快审、快判,严厉打击,一年来审结黄河流域非法采砂案件115件。

  山东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退耕还湿、退养还湿、退油还湿专项行动,35万亩退化湿地得到恢复,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全部退出,促进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

  张成武说,“哪里的环境好,鸟儿最知道”。近几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一级保护鸟类由2013年的12种增加到24种,每年有600多万只鸟在自然保护区迁徙、越冬、繁殖。全球有东方白鹳4000余只,这里累计繁殖超过1300只,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据悉,针对近年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刑事犯罪严峻形势,山东各级法院加大审判力度,一年来共审结涉及污染环境、乱砍滥伐、滥捕野生动物、乱采滥挖矿产资源、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031件,同比下降14.9%;依法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民商事案件18985件,同比增长15.7%;依法审结涉及环境资源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件4688件,同比增长11.6%。(完)

【编辑:梁静】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山东法院聚焦修复性司法 构建环境资源多元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