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锐评:“盲盒”不是法治“盲区”

  “盲盒”不是法治“盲区”(金台锐评)

  日前,某快递公司被查涉嫌违规运送“宠物盲盒”,所邮寄的动物被查时大多已奄奄一息。此事引发热议,“盲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少人呼吁要对其加强监管,不能让“盲盒”成为法治“盲区”。

  “盲盒”因其本身的趣味性,受到一些年轻消费者追捧。“盲盒”产品涉及领域已经从最初的玩具扩展到餐饮、美妆、文具、图书、文创等行业。

  然而,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盲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盲盒”卖的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存在各种质量瑕疵;有的“盲盒”内容与宣传不符,里面装的是假名牌、山寨品或二次销售品;有的“盲盒”利用夸大宣传,诱导未成年人反复购买,曾有小学生为买到只有1%概率的商品,将上百个“盲盒”全部买下;有的“盲盒”内容违反公序良俗甚至违法,如近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网购宠物活体“盲盒”。

  可见,法治手段不能缺位,任何一种营销方式都需要完备的制度来规范,用更科学的手段来治理。相关部门要落实监管职责,确保其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比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宠物盲盒”,其售卖就可能涉嫌违反动物防疫法;有的“盲盒”商家会承诺,“保证盒子内每一款产品售价大于等于一定价格”,但实际上购买到的商品却低于承诺的价格,此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关部门也应及时制定和完善监管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盲盒”本身虽“不透明”,但产品及营销模式必须透明。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从“盲盒”产品质量到销售方式再到抽取概率,均应保障公开透明。

  类似于“盲盒”等新的营销方式的良性发展有赖于经营者自觉遵守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同时要引导消费者认识到“盲盒”具有不确定性,认清并防范商家营销的套路,切勿跟风与攀比;结合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量力而行、理性消费。当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求助。

  金 歆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金台锐评:“盲盒”不是法治“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