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2日电 (记者 姜煜)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上海市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分布出现新格局:在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及其占本外币结算比重等三项指标的前10名中,外资银行在数量和市场份额上均首次超越中资银行。 今年1月至4月,5家外资银行跻身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前10榜单,其合计市场份额占上海全市的47%,超过前10榜单中5家中资银行41%的市场份额。“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本外币结算量比重前10榜单中的7席被外资银行占据,这些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已超过其外币跨境结算量。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析说,上海市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异军突起,受益于以下有利因素: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给予中外资银行同等待遇,外资银行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政策环境下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上海地区外资银行机构云集,众多外资银行在沪设立法人或主报告行。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日益重视优化业务币种结构,将集团内人民币业务定位为主要业务;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沪展业,众多国际知名大宗商品进出口商和制造业企业集团成为外资银行重点客户,出于规避汇率风险等因素考虑,这些客群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习惯正在形成。 此外,外资银行具有境外网络优势,为跨国企业集团提供联动式金融服务的能力较强,这也是沪上外资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