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扫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查处涉儿童色情信息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应妮)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简称“新未保法”)正式施行。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今后,“扫黄打非”部门协调查处涉儿童色情信息案件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持有儿童色情制品内容行为的不法分子时有了主要法律依据。

  相关负责人指出,从以往“护苗”行动查获的案件情况看,对未成年人产生侵害的行为较多发生在网上。由于中国的刑法对于持有、浏览以未成年人作为色情淫秽制品题材的相关物品,未作明确规制,部分社会关注的儿童色情信息案件在实际查办中,一些未达到犯罪起刑标准的不法分子未受到应有惩治。新未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增加了禁止“持有”的要求,这与国际上打击儿童色情犯罪工作标准一致。今后,“扫黄打非”部门协调查处涉儿童色情信息案件时,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持有儿童色情制品内容行为的不法分子时有了主要法律依据。

  据负责人介绍,结合“扫黄打非”工作实践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网络有害信息彻底清除“难”。由于标准认定不一、执行尺度不同等因素,网上不良信息滋生蔓延,网络环境深层净化还需良策、实招。这次新未保法第六十七条提出,相关部门根据保护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需要,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

  二是防范网络沉迷工作取得效果不易。目前主管部门要求各主要视频、直播、游戏等网络平台上线和升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优化“青少年模式”等,但囿于未能实现统一标准和强制性要求,互联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还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实际效果还有待提升。新未保法在“网络保护”专章中,关于防止网络沉迷的规定,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方面未成年人用户身份认证管理、使用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位负责人认为,在“护苗”工作上,只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互联网企业,既各负其责,又协作配合,共同贯彻落实好新未保法的要求,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完)

【编辑:陈海峰】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全扫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查处涉儿童色情信息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