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防空隧道时隔80年首次对外开放

  中新社重庆6月2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2日从重庆市人防办公室获悉,经过保护性修缮,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下的防空隧道时隔80年后,将于7月首次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二战期间,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月,史称“重庆大轰炸”。在此期间的1941年6月5日,日军对重庆连续实施5个多小时的大规模轰炸,高温和严重缺氧,致使在重庆较场口防空隧道内躲避的数千民众窒息及推挤践踏身亡,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空袭人数最多的震惊中外的“六五”大隧道惨案。

  重庆解放后,有关部门对较场口防空隧道进行了清理维修,建立了大轰炸惨案遗址。自1998年以来,每年6月5日“六五”大隧道惨案纪念日,重庆都会组织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放,警醒民众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这一天,包括大轰炸幸存者、死难者亲属在内的许多重庆市民都会自发前往惨案遗址,追忆苦难历史,悼念惨案中罹难的亲人与同胞。

  沿着灰白色的水泥阶梯向下,中新社记者走进这座深埋地下近20米的防空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以大轰炸时期重庆老照片为背景的数据墙。随后,包括三个单元的史实主题展通过艺术图文、动态沙盘、三维建模、老照片、亲历者的口述文录、影音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重庆大轰炸及“六五”大隧道惨案的真实场景。

  在隧道体验区内,木质洞门、泥胚墙面、洞口一侧的防空洞避难规则、杂乱堆放的生活物品,无不真实生动还原当时的场景。隧道内,虽然大多数石壁已被加固处理,但有一块不到一平方米的凹陷处,还保留着“六五”大隧道惨案发生时的一块原始石壁。阶梯右侧的雕塑,是轰炸结束后避难者逃出隧道,涌向洞外的样子。他们有的高举右手,指着洞外的阳光向上奔走。有的爬行在阶梯上,仰着头呼吸新鲜空气……

  2014年,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教授潘洵表示,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是日本对中国的三大暴行,将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让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完)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防空隧道时隔80年首次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