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云冈学” :探寻云冈石窟的世界意义

  中新网大同6月1日电 (记者 胡健)6月1日,“云冈学”专家研讨会在山西大同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等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云冈学”的发展建言献策。

  82岁高龄的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到云冈石窟了,用他的话说,“第N次了。”

“云冈学”研讨会6月1日在山西大同召开。

  从1968年第一次来云冈石窟,到后来无数次地踏上这片土地,温玉成感慨,云冈石窟的变化非常大。“这些年云冈石窟各方面都在提高,学术界对云冈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此前,《云冈纹饰全集》示范卷问世,这是“云冈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云冈纹饰全集》的编绘分为纹饰概览、佛造像、冠饰佩饰、伎乐飞天、平棋藻井、明窗门楼、龛型装饰、塔柱装饰、佛教故事、边饰等十卷本,系统梳理了云冈纹饰的谱系构成和图例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家洲表示,未来“云冈学”的研究还是要以佛教艺术研究为中心,同时把考古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特别是云冈石窟所在地区在历史上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它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接地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态下的“大云冈”,对“云冈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王邦维认为,云冈石窟是中外文化交流、交融、互鉴的一个实物性表现,无论是站在历史的维度还是世界的高度,云冈石窟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云冈石窟造像。 胡健 摄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编辑:陈海峰】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专家论道“云冈学” :探寻云冈石窟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