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一名邮递员离世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新华社成都6月1日电 题:一名邮递员离世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6月1日清晨,中国邮政“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王顺友归于尘土,安葬在故乡的山坡上。连日来,他的离世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表达缅怀之情。

  一位邮递员离世,为何如此牵动人心?

  他其貌不扬、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他没有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更讲不出舌灿莲花的话语。因为普通,人们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茫茫人海中的一名路人甲,沧海中的一滴小水珠。

  而他又是那样不普通——一个人、一匹马,孤独坚守32年邮路。他一生无数次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被冰雪覆盖的高山梁子,也无数次走进海拔1000米、最热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他遇到过泥石流,也经历过溜索突然断裂的危险。为了捞起不慎掉入江中的邮包,他能不管不顾地跳进滚滚江水。被马踢破了肠子,也要咬着牙坚持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

  王顺友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个人应当怎样活着——心怀信念、永不放弃。他曾说,自己每次如约而至,都能让偏远山区的乡亲们高兴好久。他不仅是“马班邮路”的邮递员,更是党和国家的信使。

  他用双脚走出的26万多公里邮路,是一名农家少年向平民英雄升华的征途。一路铺满的脚印,是一个共产党员不计得失、甘于寂寞、勇于奉献、鞠躬尽瘁的见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们怀念王顺友,因为他将平凡的小事做到了极致,32年的血汗浇灌,在灵魂深处开出了绚烂的索玛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马班邮路”,奋斗的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回望百年党史,共产党人历经磨难、乘风破浪,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今天的我们不用再抛头颅、洒热血,但可以像王顺友那样,扎根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奋发图强。

  “马班邮路”虽已成历史,王顺友虽已离去,但“马班邮路”精神将永远留存。青山作证,更多的奋斗者将继承凡人英雄的精神财富。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新华时评:一名邮递员离世为何如此牵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