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六旬台商扎根边疆近20年 用一部手机缩短蒙台距离 中新网包头2月11日电 题:六旬台商扎根边疆近20年用一部手机缩短蒙台距离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11日是农历腊月三十,当天一大早,周大顺便接到了台北老家亲人的问候。 “老伴关心地问我,在内蒙古过节吃得如何?”68岁的台湾商人周大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当然没问题啊,我在内蒙古待了快20年了,内蒙古的牛羊肉各种饮食都能适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周大顺今年首次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就地过年。 年逾花甲的他,对于就地过年最大的感受是“距离不是问题”,“只要有一部手机,就OK了。” 事实正是如此,当老伴得知他今年春节无法回台北,要在内蒙古过年时,云端问候每日不间断。 在视频中,他和老伴互致问候后,紧接着会用充满慈爱的语言与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及孙子、外孙等家人打招呼问候,间或开个玩笑。 “慢慢适应了这样的云端问候,似乎思乡之情渐渐减弱。”周大顺表示,“尽管一大家子人都在台北,但我并不孤独。” “年三十,有近100名就地过年的员工,陪我一起过年。”周大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回不了家的外省工作人员,大家热闹起来,就会冲淡思乡之情。” 作为台商,周大顺在包头从事钢铁加工等商业项目近20年,已经完全“入乡随俗”了。 他告诉记者,“很多员工和我已经超越了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大家在一起如同家人。” 相比于在台北过年,周大顺认为,内蒙古的过节氛围很浓厚,“几乎从小年开始,这里的人们就进入过年节奏,购置年货、做美食。” “我会把这里过年的风俗告诉给台北的家人,让他们一起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一面。”周大顺说,“移动时代下,一切太便捷了。” 关于如何度过除夕夜,周大顺声音洪亮地说,“我会与我的员工一起聚餐,与他们畅谈心声,把酒言欢。” “我还会亲自去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周大顺说,若干年后,想起在包头度过的这个春节,一定别有意义。(完) 【编辑:郭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