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8日电 (记者 张林虎)2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截止到2020年底,内蒙古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82个,总面积1267.04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71%。 内蒙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之一,在全国划定的32个内陆陆地及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中,涉及内蒙古的有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松嫩平原、锡林郭勒草原、西鄂尔多斯—贺兰山—阴山等5个优先区域。 内蒙古拥有野生维管植物2619种,陆生脊椎动物613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内蒙古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原与荒漠等地带性生态系统和湿地、沙地等非地带性生态系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内蒙古目前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锡林郭勒、赛罕乌拉、呼伦湖(达赉湖)、汗马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据悉,自然保护区的高水平管理建设,高质量保护了全区约85%的典型生态系统、85%的野生动物种群与65%的野生植物群落。目前,内蒙古已将自然保护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加管控。 另外,内蒙古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969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46%,涵盖了全区64.85%的基本草原、61.22%的林地、53.39%的水域湿地,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