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5月28日电 (缪超)“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国在环境司法审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利时王国宪法法院院长卢克·拉文森在近日举行的世界环境司法大会上,接受中新网记者网络视频专访时如是说。卢克·拉文森与中国在环境司法领域方面的合作长达20年。 卢克·拉文森告诉记者,20年前,中国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一位教授访问了他所在的大学,并且邀请他去武汉访问。自那之后,他与中国环境司法机构开展了大量合作。 2014年,他受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邀请,对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2019年,他受邀到中国几个城市进行访问,在郑州参加了关于如何对黄河流域环境进行司法保护的研讨会。 他记得,2014年访问中国时,当时中国只有南方几个省份和城市的法院设置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但到2019年,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显著,全国各级法院大部分都设立有环境资源审判庭。 中国的环境资源审判庭能够审理所有与环境相关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目前,欧洲很多国家还未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中国的进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在一份报告中,我看到2019年中国的司法机关审理了近4万件涉及环境的刑事案件,20万件民事案件以及4万多件行政案件。”卢克·拉文森对记者说,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有很多是由环境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所提起的,“2019年有179个案件是由环境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这个数字比前一年增长了20%。” “并且很有趣的是,在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领域,检察机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2019年提起了大约230件案件,与前一年相比增长22%。”卢克·拉文森认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这些让下级法院有了统一适用的审理标准,这一进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