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制定接诉即办条例 对民生诉求明确责任、限时办理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陈杭)2020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市民和企业诉求1103.94万件。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实施派单,在诉求工单上注明办理时限,接到派单的单位应当即时接受派单。

  27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去年办理诉求超1000万件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富莹表示,2019年,北京市建立接诉即办机制,目前已有52条热线整合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2020年,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市民和企业诉求1103.94万件,较2019年环比上升55.24%。

  为了规范和优化接诉即办工作,及时回应社会诉求,提升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北京市拟制定《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条例草案不设章节,共33条。

  不再建设新的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条例草案,北京市推进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以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原则上不再投资建设新的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承担建设、管理、维护接诉即办平台,全时段为诉求人提供诉求接收、查询和反馈服务,处置、转办、交办、督办并协调解决诉求等具体工作。

  接诉即办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条例草案要求,建立健全以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为核心,以督促承办单位依法履职为导向的接诉即办考评机制,定期点评、通报考评结果。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将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

  条例草案要求,承办单位对于自身难以协调解决的重点、难点诉求,可以报请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此外,北京市对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事关民生福祉的重大问题,建立定期调度、重点解决机制,集中时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建议对“该办不办、接诉才办”作禁止性规定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丛骆骆建议,一方面,在厘清接诉即办平台与知识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索热线知识库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自主查询渠道,强化数据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发挥数据治理优势,细化风险预警相关条款,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预警。

  丛骆骆还提到,要健全监督机制,对“该办不办、接诉才办”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完善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考核激励措施,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主动解决问题。

  条例所称接诉即办,是指北京市对行政区域内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北京12345网络平台搭建的接诉即办平台提出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等诉求给予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的为民服务机制。(完)

【编辑:张燕玲】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北京拟制定接诉即办条例 对民生诉求明确责任、限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