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未来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公交出行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于立霄 徐婧)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通过优化枢纽布局和换乘系统,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智慧的公交出行,并实现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内到达,国际机场和首都核心区半小时抵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10分钟内达到。

  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重大工程绿色建设、技术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刚介绍说,该综合枢纽工程提供便捷齐全、绿色节能的公交系统,方便民众公交低碳出行。

  该工程建成后可实现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内到达,国际机场和首都核心区半小时抵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10分钟内达到。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正在建设中。 徐婧 摄

  李志刚介绍,该工程引入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采用中深层地热等绿色可再生能源,采用市电与光伏发电、电制冷与冰蓄冷等能源供给系统,在保证用能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大量节能,枢纽项目地上地下工程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枢纽内部实现冬季近零碳排放。

  该工程通过预留城市航站楼,优化枢纽布局和换乘系统,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快捷舒适的公交出行。枢纽地下建筑由4层改为3层,可节约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

  该工程优先区域内慢行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90%,并将2条城际铁路车站、3个地铁车站、公交车站等集成一体,通过下沉广场与共享空间设计,将地下空间地面化、室内空间室外化,打造自然舒适的地下阳光枢纽。

  李志刚说,该工程还运用大数据、5G等技术智能化微导向系统,并提供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的“安检互认”,便利换乘路径。同时将文化艺术引入公共空间,市民可通过空中走廊,在商圈、运河、公园绿地之间实现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完)

【编辑:姜雨薇】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未来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公交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