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红钢城 长江右岸新江滩

  【中国共产党百年长江情·绿色篇】青山绿水红钢城 长江右岸新江滩

  在青山红钢城居住、生活和工作35年,1997年离开这片深爱的地方,至今已有20余年了。日暮乡关何处是,青山绿水红钢城。作为伴随武钢建设而兴起的城区,这里有一代代“红钢城”人独特的乡愁,也在努力保护、传承这份温暖的情愫。

  红钢城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座座斜顶红瓦红房子组成的住宅区,这些住宅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原苏联帮助建设的。这里以街坊命名,其中尤以八街坊、九街坊和十街坊最具特色。

  记得,那时候从十一街坊到武钢三中去上学,不到10分钟路程,需要经过大片的农田菜地和村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除了少数几路公交线路外,红钢城对外联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依靠长江轮渡,从红钢城坐轮渡可以到徐家棚、汉阳门、江汉关、粤汉码头和青山镇等地。

  1995年,长江二桥通车,红钢城依靠轮渡过江的历史也宣告结束,武汉站的建设及高铁通车,天兴洲大桥、阳逻大桥、地铁4号线、5号线以及团结大道、欢乐大道、三环线等交通建设,也使红钢城出行更为便利。

  上世纪90年代,武钢迎来最辉煌的时期,红钢城地区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居民住宅区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人开始搬离红钢城,红钢城逐步成为老年人的居住地。如今,三层楼红顶瓦房居民区已经拆除重建,红钢城也正逐步被建设成以绿色环保理念为基础的,集现代金融业、高端服务业、高端住宅为一体的滨江商务区。花园式商业住宅小区、倒口湖公园、临江公园的建设,为居民生活创造了更优美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尤其是广阔、漂亮的江滩公园建设更具特色,使红钢城再现绿色青山之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青山区贯彻落实中央的长江大保护政策,狠抓“四水共治”,开展岸线码头整治和治污工作。其中,青山江滩的改造成为长江大保护的经验示范模式。总投资28亿元修建的全省首个“海绵江滩”——青山7.5公里江滩,独有的绿色缓坡和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功能,让城市防洪与城市景观实现无缝对接,青山江滩也改变原有的单一防洪功能,成为武汉市绿化率最高的江滩公园,是居民休憨嬉戏和享受美景的重要场所,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稿源:荆楚网

  作者:涂人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编辑:朱延静】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青山绿水红钢城 长江右岸新江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