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中新社长沙5月23日电 题: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

  作者 白祖偕 王昊昊

  “没有袁老,很多中国人就吃不饱饭。他是我们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90后”女孩杨诗琪在得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当晚即从西安飞到长沙,23日清晨赶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23日的长沙阴雨连绵,街上行人不多,略显冷清。但明阳山殡仪馆内外却挤满了前来送别“袁老”的人。人们献一束花、鞠一个躬,表达着哀悼与敬意。

  22日下午,袁隆平遗体运抵殡仪馆后,一批又一批民众便自发赶来送别。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当日下午到次日凌晨4时许,前来悼念的民众就络绎不绝。23日,殡仪馆专门设立群众悼念厅。上午8时许,前来悼念的人群十多人一横排,队伍长度超过1公里。

  杨诗琪停留在悼念厅外久久不愿离去。“没想到有这么多同龄人来为袁老送行。”她说,“我也追过明星,大多是看他们的演唱会。但是追袁老这颗‘永远的星’,我从来没有迟疑过。”

  送别的人流中,大多都是年轻面孔。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感念。7岁的长沙小朋友何芊璇为袁爷爷画了一幅《禾下乘凉梦》;20岁的湘潭小伙何焱用花瓣拼接了一幅袁老像;24岁的大学生张意祥书写了一幅袁老创作的歌词《我有一个梦》……更多的人则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片上,与鲜花一起放在遗像前。

  “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民众自发前来悼念一位逝者。”一位殡仪馆工作人员感叹说。

  敬献鲜花、合十祈福、鞠躬致敬。31岁的左筠让6岁的女儿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标准才带她走进悼念厅。“袁隆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太大了。我和我的下一代都应记住这个名字,继承他的意志,完成他的梦想。”

  刘鹏和樊飞燕是一对情侣。他们当天原本要去南京工作面试,却选择前来悼念。樊飞燕说,“袁老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没有他,很多中国人可能都会挨饿。没有什么事比吃饭的事更大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向袁老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23日下午,阴雨渐大,前来送别袁隆平的人群未见减少。在井然有序的排队人群中,依然有许多年轻面孔。(完)

【编辑:卞立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送别袁隆平:他是年轻一代最值得追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