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应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对讲话内容与主旨,多家外媒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3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 路透社报道称,习近平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报道认为,当前发达国家生产疫苗并为国民接种的速度较快,而较贫穷的国家则面临缺乏疫苗的窘境,世界卫生组织据此警告称,这种现状将导致“灾难性的道德失败”。 新加坡《海峡时报》评论称,中国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的承诺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从新冠病毒疫情中恢复过来。 半岛电视台注意到,习近平在讲话中除了承诺提供30亿美元援助,还提议设立一个国际论坛以促进疫苗的公平分配。 推进抗疫国际合作 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重点关注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的5点意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施策,统筹系统应对;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文章称,习近平的讲话敦促各国集中精力共同应对疫情,而不是“搞政治操弄”,因为这种举动“无助于本国抗疫,只会扰乱国际抗疫合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习近平呼吁各国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同时,中国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 马来西亚《星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称,习近平出席全球健康峰会让欧盟成员国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符合欧洲的利益,而如果继续遏制中国,有可能危及欧盟的真正利益。 《南华早报》援引专家观点称,习近平的讲话谈到了对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提议的支持,这项提议已经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受新一波疫情影响正处于严重危机中,急需得到抗疫支持,而这样的提议能够确实帮助这些国家。(完)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