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下“竹”功夫 行业大咖齐聚“把脉”促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福建南平5月21日电 (叶秋云)涉农领域、笋竹行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负责人、企业家等300余人5月20日齐聚福建省南平建瓯,第三届中国笋竹产业(建瓯)高峰论坛在此举行。

  建瓯,古名“建州”。“福建”就是从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得名,是一座有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首批“中国竹子之乡”,拥有优质而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

图为:建瓯市委书记陈建新致辞。 李南轩 摄

  此次活动以“谈竹论‘建’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用低碳生活的概念赋能建字号品牌,以创新的机制赋予建瓯笋竹节特有的文化魅力,力求提升“中国笋竹之乡”的城市知名度,增强建瓯笋竹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助力建瓯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品牌化发展。

  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李儒新作了品牌建设相关的主旨演讲,6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分享各自关于推动笋竹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做法。

图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研院李儒新致辞。 李南轩 摄

  专家学者还与企业家围绕“南平市打造林产工业千亿产业的战略目标”,利用圆桌对话形式开展多方位的探讨,共绘笋竹产业发展新蓝图。同时,笋竹产业战略合作仪式也在此间举行。

  相关人士指出,竹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赋能未来的“可造之材”,在新材料研发、新设计应用、新产业发展方面,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挑战上,在传承文化、实现诗意栖居中,具有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

图为 :建瓯一企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笋竹加工。  李南轩 摄

  近年来,建瓯市下“竹”功夫,持续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扶持、产业融合力度,笋竹产业发展“势如破竹”,抢占笋竹行业制高点,获评国家级(笋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有机笋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笋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六项“国字号”殊荣。

  数据显示:建瓯市竹林面积147.3万亩,笋竹加工产品10大系列、1000多种,竹林面积、立竹数、竹材和鲜笋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是全国最大的水煮笋和竹地板生产加工基地。2020年,建瓯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竹产业实现逆势上扬,全市竹产业完成产值142亿元,增长6.04%。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李南轩 摄

  建瓯市相关领导表示,建瓯将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培育竹资源,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大力推广生态竹林建设,开展竹林定向培育,建立一批以竹林休闲观光、竹林优化改造为重点的示范片,提升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探索碳汇交易新业态、助力绿色转型发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该领导透露,科技赋能做强竹产业,建瓯还将充分发挥协同创新院竹产业(建瓯)分院、院士工作站、中科院福建省首个STS计划项目县市节点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优势,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全力突破“全竹利用”“废料处理”“以竹代塑”等“卡脖子”核心技术,延伸竹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千亿林产工业集群龙头,成为全竹利用、绿色发展的典范。

图为:活动中,国际以竹代塑创意大赛启动仪式举行。 李南轩 摄

  此次高峰论坛期间,同期举行了协同创新院竹产业(建瓯)分院笋竹产业技术成果对接会、圣象大学分论坛、启动第一届“建竹杯”国际以竹替塑创意大赛等活动。参加论坛部分人员赴圣象华宇居怡、大庄集团、双羿竹木、上睿机械等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据悉,活动由国际竹藤中心、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南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建瓯市委、建瓯市人民政府主办。(完)

【编辑:苏亦瑜】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福建建瓯下“竹”功夫 行业大咖齐聚“把脉”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