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猪种慢慢被边缘化 留住猪肉“土”味面临诸多挑战

  瘦肉率低、养殖周期长、经济效益不高,广西9大地方猪种在市场竞争中慢慢被边缘化

  留住猪肉“土”味面临诸多挑战

  本报讯(记者庞慧敏 通讯员蒋少萱 实习生何婉媚)民以食为天,猪肉占广西人肉食消费比重达66.82%。然而,市场上的猪肉基本上是杂交后的品种,优质纯正的地方猪种数量非常稀少。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由于“土猪”经济效益不高、部分养殖户保种意识淡薄等原因,广西地方猪种的保护面临挑战。

  瘦猪肉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猪的选育也逐渐走向瘦肉型。在瘦肉型猪选育的过程中,由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杂交而成的“杜长大”凭借生长速度快、饲养报酬高、瘦肉率高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瘦肉型猪的当家品种。

  在猪肉市场竞争中,口感更鲜香的地方“土猪”却“水土不服”,慢慢被边缘化。据了解,广西拥有陆川猪、隆林猪等9大地方猪种。数据显示,这些地方猪的瘦肉率在35%~42%之间。相比之下,“杜长大”的瘦肉率能达到65%以上。

  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土猪”平均吃4公斤饲料长1公斤肉,而“杜长大”平均吃2.5公斤饲料就能长1公斤肉。权衡养殖成本,规模养殖户自然首选“杜长大”。

  由于瘦肉率较低,“土猪肉”相比“杜长大”卖价更高,但被挑剩的肥肉却难以出手。“对于我们养殖行业来说,还是比较看重养猪的经济效益。‘土猪’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相对没那么高。如果卖贵一点,消费者也不一定买。”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服务养猪事业部总裁高远飞说。

  广西农业农村厅2020年主要畜禽生产情况报告显示,生猪存栏量为1828.3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211.49万头。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数字中,“土猪”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仅占5%左右。

  “一些种群在当前看来不一定有太多的价值,但它们关系到动物遗传资源的未来,就像气候变化一样。遏制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流失,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联合国的专家曾这样呼吁过。

  对此,高远飞认为,陆川猪产子数很多,不少人专门去养,但是如果养殖始终不怎么赚钱,规模也就上不来。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纯种地方猪种的保种更多需要研究机构和政府作为。

  资料显示,广西“土猪”目前能繁育母猪保存数量最多的是陆川猪;最少的是东山猪,仅剩350头。

  为保护本土猪种,长期以来,广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建立地方猪保种场,开展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采集与保存工作,并开发打造了“壮乡黑猪”“红谷黑猪”“神龙王”等知名品牌。

  广西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广西已完成4个地方品种猪体细胞培养、冻存,构建了地方猪活体保种与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的模式。

【编辑:张楷欣】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地方猪种慢慢被边缘化 留住猪肉“土”味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