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流域佛教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探讨加强佛教界抗疫合作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李雪峰)中国佛教协会18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点亮心灯祈愿和平”的澜湄流域佛教交流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探讨加强该区域各国佛教界抗疫合作,推动各国佛教界对民生公共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在致辞中表示,举行此次交流会,是要联合澜湄流域各国佛教法友,传承传统法谊,弘扬佛陀教义,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众生福祉,继续并肩努力。

  他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佛教协会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拓展友好交流,继续与澜湄流域各国法门兄弟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开展双边互访、线上交流;二是加强合作共事,继续与澜湄流域各国法门兄弟,在佛教教理当代阐释、人才培养、抗击疫情、公益慈善等方面,探索和开展广泛合作;三是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佛教在澜湄流域的纽带作用,以佛教交流带动民间交流,为构建澜湄流域命运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不懈努力;四是维护世界和平,与澜湄流域各国法门兄弟一道,广泛开展国际佛教抗疫合作,支持国际佛教组织、宗教和平组织更好发挥开展宗教对话、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维护澜湄流域和平稳定的基础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斯里兰卡罗曼那教派大导师马库莱维·维摩罗在视频发言中表示,斯里兰卡、中国和东南亚佛教国家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关系,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友好关系;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校长帕帖·瓦加拉·班迪塔在连线发言中指出,各国佛教界需加强合作、交流互鉴,同时希望泰中佛教继续保持良好互动往来;越南中央佛教教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释清绕呼吁各国团结协作共同抵抗疫情,为人类共同的和平奋进;柬埔寨佛教界代表在视频中祈愿新冠疫情消退、世界安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郑筱筠在发言中表示,充分挖掘澜湄流域“多元共生”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增进佛教文化交流,发挥佛教文化的包容互鉴作用,着力打造深层文化合作机制,有助于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有助于倡导平等、和平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加快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澜湄流域佛教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探讨加强佛教界抗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