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博机构隔空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启“数字藏经洞”

  中新社兰州5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日,敦煌研究院、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和腾讯公司,在线上跨时空共同探索了东西方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新的传播发展方向、模式等,并发起中法“数字藏经洞”项目。

  “敦煌遗产是一个人类的文化遗产,应该是全人类都能够来享受这样的艺术。敦煌学作为一门世界的学问,要团结全世界的学者共同来研究它。”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他希望与东西方学者共同探讨合作推进文物数字化的转化和传播,恢复受疫情阻隔的文化交流,共同探索数字时代下博物馆的创新和重塑。

  “从壁画保护来说,数字化是必须的。”赵声良表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不能保证某个时刻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万一洞窟坏掉怎么办呢?如果有数字化的资源,就可以完完整整复制出一个完整的洞窟。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文森特·勒夫表示,希望在未来几周或者几个月之内,能够和中国合作伙伴们一起通过使用新的技术,尽可能地把令人惊叹的中国文化遗产最大范围让公众了解到、获取到,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和世界人文。

  “所有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都是希望它能坏得慢一点……”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副总经理刘小岚引用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说过的话表示,希望在未来三年,腾讯借助与更多文博机构的合作,在数字化采集方面做好海外的连接和推动,采集到足够的数字化资料,能够用数字化来复原敦煌藏经洞。

  百余年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六万余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被保存于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博物馆中。“如何让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回归”是敦煌学界持续多年的热议话题,但目前文物实体回归难度依然较大,敦煌研究院于去年启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完)

【编辑:张燕玲】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中法文博机构隔空探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启“数字藏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