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电 (郭超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18日在北京发布《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

  白皮书显示,2020年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1%,达到1295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2.11%,增速略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9.9%,达到2738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7.89%。

  当前,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截至2020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84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7.79%左右。

  白皮书指出,北斗全面融入生产生活,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1.5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含智能手机);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

  在知识产权方面,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以专利公开时间为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对中国专利授予机构的著录项目统计,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突破8.5万件,保持全球第一位。

  另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国内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超过30000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1400艘公务船舶已应用北斗系统,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运输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重特大事故发生起数下降93%,死亡率下降86%。

  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也获得全面突破。随着近年来销量靠前的华为、VIVO、OPPO、小米等品牌手机使用兼容北斗芯片,北斗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华为和小米的部分穿戴式设备也已经采用北斗兼容芯片。

  白皮书还指出,预计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的发展将直接形成5-10亿/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10000亿元规模。到2035年,预期构建形成智能信息产业体系,创造形成中国服务品牌,直接产生和带动形成的总体产值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左右。(完)

【编辑:张燕玲】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