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中国)千年“古纸”今非昔比

  中新网贵州遵义5月17日电 题:千年“古纸”今非昔比

  作者 周燕玲 蒲文思

  五月以来,贵州省逐渐进入旅游旺季,在遵义花茂村一栋摆满构皮纸的木房里,张胜迪用手指着墙上一幅画向游客介绍道:“这是用千年古法造的纸作为铺垫,加上鲜花、树叶创作而成的压花画……”

图为色如白雪的构皮纸。 周燕玲 摄

  走出小院,游客跟随张胜迪来到另一栋木屋,屋内一位40多岁的师傅正在进行抄纸,只见抄纸师傅手抬竹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两下,一张薄如蝉翼、色如白雪的构皮纸便被捞了起来。

图为张胜迪和团队创作的构皮纸画。 周燕玲 摄

  随后张胜迪端起一盆纸浆来到前院,顺手在墙角摘下一朵盛开的月季花,并坐在木凳上把纸浆舀到木框里,小心翼翼地把花瓣和鲜叶放在纸浆上作画,然后用石板挤压水分后,不一会,一幅充满立体感的纸浆压花画就完成了。

  游客们看着张胜迪的操作表演后,脸上露出惊叹的感慨,纷纷准备亲手体验一下纸浆压花画。“千年古法造的纸不仅能作画,还能做台灯、油纸伞等产品。”张胜迪继续向游客介绍道。

图为构皮纸创作的扇子、台灯等文创产品 周燕玲 摄

  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用构皮树等高纤维植物进行造纸,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手工造纸技艺,张胜迪所在的花茂村一直沿袭这种古老的造纸技艺。由于这种造纸工序复杂,需经过72道工序历经49天,因此这项技艺在当地濒临失传。

  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张胜迪看到花茂村挖掘“乡愁元素”发展旅游时,返乡创建了“花茂人家”手工造纸坊,把千年古法造纸技艺与乡村旅游“联姻”,让千年古纸“活了下来”。

图为张胜迪创作纸浆压花画 周燕玲 摄

  在“花茂人家”的展示厅,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纸浆压花画,每幅画别具特色却又不失意境和韵味,墙上还挂有一张斯里兰卡游客手执构皮纸制作雨伞的相片,书架上则摆放着构皮纸制作的笔记本、扇子以及书签等产品。

  “以前造纸主要用于写字、包装等,现在做成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张胜迪说,创作的一幅纯手工纸浆压花画“花茂山水”已被NBA球星达尼罗·加里纳利惠存。

图为游客游览花茂村 周燕玲 摄

  返乡青年、返乡大学生、本地农民书画家等,是张胜迪目前团队的组成人员,每天他们都在进行研发和创作,努力让一张白纸焕发生机,传承并盘活非遗技艺。

  在张胜迪看来,千年“古纸”早已今非昔比,正在“点亮”乡村振兴并大放异彩。

图为用构皮纸制作的伞 周燕玲 摄

  数据显示,花茂村每年吸引上百万人次的游客到访,“花茂人家”则是游客进村后的热门“打卡地”。一位购买构皮纸书签的澳门游客说,在花茂村不仅能看到具有历史印记的古老技艺,还能感受浓浓的“乡愁”。

图为游客参观花茂人家 周燕玲 摄

  走进花茂村,只见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漫步在石板小道上,随处可见老木屋、土院墙和菜园子……当游客渐渐散去后,张胜迪和团队用细线、树皮、麻绳等材料继续赶制一幅纸浆压花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准备。(完)

【编辑:王祎】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千年“古纸”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