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蓝皮书: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8.8%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数字经济在中国发展火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发布的一份蓝皮书测算,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GDP比重约为18.8%。

资料图为福建省福州市一展会上展出的数字医疗展区。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天在北京共同发布了这份《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前沿(2021)》。蓝皮书对1993至2020年各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进行测算,并尝试对中国“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

  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191447.3亿元。1993至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为16.3%,呈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2010至2015年,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爆发,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11.2%;2015至2020年平均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0.1%。

  蓝皮书在2018年以前各年份测算基础上,通过趋势外推方式对“十四五”时期各年数字经济规模进行估算预测。预计“十四五”时期,中国数字经济无论“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数字经济整体年均名义增速为11.3%;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26724.0亿元(名义)。

  社科院研究团队认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趋势符合预期。“十四五”时期,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渗透率将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增长有巨大空间。产业数字化发展又将带动工业软件、工业App等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如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业)高速增长,可能催生新兴数字部门。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广阔消费市场和良好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共同催生了数字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蓝皮书还发现,中国数字消费能力随城市层级下沉,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

  一方面,中小城市线下消费场景少,商业配套不齐全,线下消费金额较一、二线城市少。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不存在数字消费障碍,激发了该类区域消费活力。另一方面,城市群、基建的建设推动了中小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大城市。同时中小城市住房成本低、社保福利优等,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有利于带动消费升级。(完)

【编辑:李骏】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社科院蓝皮书: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约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