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协作、观发展、寻前景 中外媒体采访团在川渝探索“双城密码”

  中新社重庆5月14日电 (记者 岳依桐 何蓬磊)“通过实地采访,我看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的建设情况,了解了该区域未来的发展蓝图。”14日,为期5天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外媒体采访活动在重庆落下帷幕,香港《南华早报》中国区总代理负责人张杰表示,将向香港民众讲好成渝双城故事。

5月13日,中外媒体参访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猪八戒网。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活动期间,20余家中外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前往四川成都、遂宁及重庆潼南、璧山、两江新区等地,共同探索“双城密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助于川渝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外籍记者李伟龙感叹道,随着高铁提速,往返成渝两地的时间不断缩短,不仅为两地民众往来提供便利,也方便了外来游客和投资者。他希望能向全世界讲述川渝两地协同发展的故事,吸引更多人来这里看看。

  了解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规划以及川渝人才要素流动趋势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重庆记者站站长冀萍谈到,重庆在水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两地“水上”携手,可为成都添上“有水的翅膀”。同时,成都已进入香港青年创业热土的名单,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也逐渐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者、企业家的视野。“川渝的融合、协作,将推动两地共享发展红利。”

5月10日,中外媒体参访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摄

  《香港商报》重庆办事处主任童文武表示,除了成都和重庆两个“排头兵”以外,外界也十分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中小型城市的联动发展。“此行,我了解到川渝的一些中小城市正在积极发力,搭上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顺风车’,目前看来这种趋势非常好。”

  童文武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框架下,川渝两地“强强联手”,大大提升了香港民众及投资者对该区域的关注。《香港商报》将对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前景进行报道,让更多香港乃至全球的受众了解该区域释放出的发展机遇、投资空间。(完)

【编辑:李骏】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看协作、观发展、寻前景 中外媒体采访团在川渝探索“双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