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与新冠病毒“竞速”

  中新网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科学家们竞相开展应对这一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研究。

  记者11日获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余宏杰课题组正将目光投向新冠疫苗接种。他们的研究正在为全球、WHO各区域和各国新冠疫苗的分配与接种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科学证据,为早期新冠疫苗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做好疫苗分配,以实现新冠疫苗防控效果的最大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2020年2月以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余宏杰课题组聚焦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关心的科学问题,共发表新冠流行病学相关SCI论文16篇,涉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及传播动力学研究”“增加社会距离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新冠肺炎疾病负担和临床严重性”“新冠肺炎的传播动力学与非药物性干预措施效果研究”等内容。

余宏杰教授解读科研数据。 张沛骅 摄

  2020年1月20日,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当年2月1日至10日,余宏杰课题组在武汉和上海分别开展了人群社会接触的电话调查,定量测量了疫情暴发期间两地全年龄组人群的社会接触模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暴发期间,武汉和上海的平均每人每日接触人数减少了约80%,大部分接触发生在家庭内部。

  随后,余宏杰带领团队进一步分析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数据,利用广义混合效应模型估计了各年龄段人群的相对易感性。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证明,仅靠社交距离的干预,就可以控制新冠疫情的暴发。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制定防控策略提供重要科学证据,也为疫情进展中的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了解,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公共卫生学科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2020年5月27日,复旦大学发布了公共卫生学科群行动计划,6个月后,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领衔的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成立,余宏杰担任副院长。该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中国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和疫情防控科技指导中心,并努力成为世界顶尖的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综合研究机构。

  随着学校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学科与相关医学学科一体化建设,加快全链式学科融合,余宏杰组建了一支“交叉团队”,在他的科研团队里,有学理论物理的,有学环境工程的,有学生物统计学的,还有学地理信息系统的……“这也是公卫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复旦公卫要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不断进发。”余宏杰表示。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余宏杰说:“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在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田野上,余宏杰和他的团队正不停地奔跑,与病毒“竞速”。(完)

【编辑:房家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中国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与新冠病毒“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