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国家投资逐年增加 投无人机等加密监管

  中新网兰州5月11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水利厅厅长朱建海11日表示,五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甘肃完成中央资金22.37亿元,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国家投资逐年增加,一批治理有规模、产业有特色、发展有后劲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不断涌现,局地实现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当日,2021年甘肃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该省平凉市举行。据介绍,经过多年不懈争取,水利部于2017年正式列项启动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五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甘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00平方公里、保护塬面578平方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275座。

图为甘肃庆阳市环县境内的梯田。(资料图) 张永鑫 摄

  甘肃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任务艰巨。“十三五”是该省水土保持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民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全省水土保持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水土保持生态底色更加厚重。

  比如,甘肃陇南市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山青、水净、岸绿、村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景象。

  “淤地坝各项防汛措施得到深入落实,全省五年来未发生淤地坝工程溃坝或决口事件。以遥感监管为抓手,加密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工作,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管理效能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朱建海说,甘肃连续5年发布全省水土保持公报,为水土流失生态安全预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及有关生态评价考核等提供支撑。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水土流失治理机制创新还不足,治理资金渠道亟需拓展,生产建设项目未严格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现象依然存在……朱建海坦言,当前水土保持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未来将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修复、加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监测监管等措施,改革发展水土保持。

  “‘十四五’时期将优化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开展全域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成效家底。”朱建海表示,甘肃将提升监测能力,依法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督管理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强化遥感影像、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监管中的运用。(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甘肃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国家投资逐年增加 投无人机等加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