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万平方米全冰面首次在“冰丝带”亮相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张骁、夏子麟)记者10日获悉,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日前开展首次全冰面制冰,规模约1.2万平方米的场馆全冰面成功亮相。

  国家速滑馆规划发展部副经理冯刚介绍,场馆全冰面由速度滑冰赛道、训练道、多功能场芯区三部分组成。全冰面下方建有分模块控制的制冰单元,可根据运动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

  全冰面设计兼顾冬奥赛事举办和场馆赛后运营需要。国家速滑馆在北京冬奥会赛时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和训练任务,赛后将变身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馆。

  国家速滑馆制冰项目生产经理耿宝楠介绍,场地制冰是场馆核心工作。今年1月初,场馆中外制冰团队在国际制冰师马克带领下首次制出冬奥标准速滑赛道,之后为迎接4月初举办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第二次制出速滑赛道。

  “两次制冰中,中方制冰师积累大量经验。加之测试活动中,运动员充分肯定冰面品质,让我们信心更足。”耿宝楠说,4月25日开始,中方制冰师团队历时7天,独立完成场馆训练道和多功能场芯制冰工作,实现全冰面的首次亮相。

  “这是一次重要的实践。不仅有效检验场馆制冰系统建设完成情况,也充分验证其制冰能力满足全冰面制冰需要。此次中方团队独立制冰,也让我们找出和国际制冰师的差距,为场馆赛后的长期运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冯刚说。

  据悉,场馆制冰是国家速滑馆技术实力和绿色环保理念的综合体现。通过采用国际领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冷技术,场馆冰面具有温控准、热回收率高、碳排放趋近于零等优势,将打造“最快的冰”作为最高目标助力运动员创造佳绩。

  同时,通过提早谋划全冰面多元利用,场馆冬奥会后利用空间广阔。此次全冰面制冰中,中方制冰师已在场芯区规划冰球、短道速滑项目运动场地,并完成喷漆画线、预埋界墙。未来可开展全部冰上项目的“冰丝带”正初展英姿。

【编辑:田博群】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约1.2万平方米全冰面首次在“冰丝带”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