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张文晖)响应落实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中央企业正在行动。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年轻人,如何留住他们?基础设施很重要。作为上海市首批规划的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期项目于2019年6月率先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2020年3月,吴房村二期项目也顺利竣工。近日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吴房村,白屋黛瓦,蜿蜒清澈的小河、舒展繁茂的桃林……海派江南的婉约尽显眼帘。吴房村党总支书记秦瑛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整个村子住宿爆满,如果不是提前预定,根本没房间。言语间难掩自豪之情。 然而谈及改建前的吴房村,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吴房村项目经理曹峥坦言,农村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村里的大学生放假回家,洗澡洗一半就断水了,生活极其不方便。”对于彼时的吴房村,曹峥用“老外”(老人+外来务工者)一词生动描绘了当时的农村空心化程度。 作为承建方,中交上航局于2018年9月进入吴房村项目,建设期间,中交上航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承担了吴房村房屋改建、道路桥梁、河道疏浚、景观绿化及管网管路等的建设,在对吴房村“农、林、水、田、路、桥、房”的重构中,使历经百年风雨的古老村落在文化传承与再造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前是年轻人接老人去城里过节,现在是年轻人带全家回村里过节。”曹峥说。 从“基建狂魔”到投身“小桥流水人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正在积极向绿色发展转型。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翔近日出席“美丽中国·中交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媒体见面会时表示,“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将切实发挥百余年来深厚积淀的江河湖海治理优势,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在环保类项目建设中针对生态环境作出统筹考虑、整体治理、综合施策,将‘自选动作’做出彩——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各环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浙江嘉兴市南湖受客观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水体污染日渐加剧。2020年10月,中交上航局承建了嘉兴南湖水环境修复项目,以提高南湖水体透明度,恢复南湖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实施六大工程,包括河湖环保清淤工程、湖区微地形改造工程以及水生态修复工程等。通过“以水养草”“以草养水”的生态修复理念,系统解决水体浑浊、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 据悉,为构建水生态系统,中交上航局在南湖沿岸及上游支流河道中种植了十种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达14万余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投放底栖动物(螺、贝、蚌等)达5.6吨,相当于四辆普通小轿车的重量。中交上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霍胜勇表示,如今,上航局不仅将南湖的水质透明度从原本不到0.3米提高到近1米,形成了既能涵养水源、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水下森林”,还为南湖量身打造了环湖绿廊,形成了如今风光秀美的水岸一体景观带。 中交集团的绿色转型身影还出现在即将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园区建设中。据了解,中交三航局花博会项目部承担本次花博会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生态水系、市政配套、三大展馆、景观绿化、小镇客厅等多个建设内容,占花博会项目总投资的80%。 花博园核心区水系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范围颇广,相当于36个足球场的面积总和,主要由梅湖、玉兰湖及牡丹湖三大湖泊组成。园区湖泊开挖前多为养殖塘,补水多来源于附近的张网港河道,河道水体发黄,泥沙含量较大,使得整体水系感官不佳;与此同时,作为新开挖水体,园区的水下生态系统结构缺失,极易因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绿色的黏质物,使水体严重恶臭,距离项目部“水草悠悠、鱼翔浅底”,河湖水质达到三类水指标,感官透明度在1.5米以上的水系目标,更是相距甚远。为此,项目部相继推出沉水植物群落的种植与完善、投放食藻虫对付浮萍危机,以及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补充完善食物链等多项举措,花博园区的水下生态系统终于趋于完备,“水草悠悠、鱼翔浅底”,水上水下,皆是风景。(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