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章云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的几缕涓涓细流, 绵延5464公里, 汇成奔流不息的万里巨川注入渤海, 这条河,叫黄河, 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位于河南巩义的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王羿 摄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 黄河流域的故事一直在更新、续写, 我们不曾见过一千年、五千年、甚至一万年前黄河的模样, 不过,它们见过。 位于郑州黄河畔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王羿 摄 这个五一,出游的不仅有你我他, 还有黄河流经的九省(区)的文物宝贝们。 九省(区)博物馆“镇馆之宝”齐聚河南, “约会”郑州博物馆新馆, 它们和黄河有着怎样的故事? 嘘, 此刻它们正在开Party, 聊的就是黄河的故事 …… 感谢各位贵客远道而来,寒舍蓬荜生辉。 我们都生于黄河、长于黄河,我出生在郑州,听说黄河有千面,好奇你们那里的黄河长啥样? 文物名片 舞蹈纹彩陶盆 我所见的黄河是温柔的,清澈的。我来自“黄河远自天上来”的青海,黄河从这里诞生。 黄河泥土塑造了我的身,5000年前的先民用我盛过黄河水,我尝过她的味道:微凉、甘甜。 我见证了先民们在雪山脚下连臂踏歌,或庆祝丰收,或庄严祭祀,那是黄河岸边最动人的歌。 文物名片 一起来的“青宝贝”还有: 鸟(鹰)纹彩陶壶、四大圆圈纹双耳彩陶壶 广政残石经 我所见的黄河是跌宕的、激涌的。我来自“天府之国”四川,这里有九曲黄河第一湾。 别人说我是“史上最强教材”,无数文人墨客拓印我、研习我,留下千古名篇,我也被世人所铭记。 但我也有铭记和怀念的人和事,我怀念黄河水养育的旧石器晚期的“资阳人”,以及三星堆和金沙遗存等神秘而奇异的古蜀文明。 文物名片 四川一起来逛河南的还有: 青玉大牙璋、水陆攻战纹铜壶、执镜陶俑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我所见的黄河是曲折的、迂回的,我来自“远上白云间”的甘肃。 人们称我为“短发女神”,但我的美不足黄河神笔之万一。 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奏响华夏文化壮美的序曲,敦煌莫高窟里飘逸的飞天、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麦积山石窟里的千佛千面,黄河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笔画。 文物名片 结伴前来的老乡还有: 铜轺车,执戟铜骑士俑,执矛铜骑士俑、《仪礼》木简 胡旋舞石刻墓门 我所见的黄河是富饶的、丰腴的,“天下黄河富宁夏”,我的家被赞为“塞上江南”。 贺兰山腹地,先民们劳作生息的图景在石头上开花,神秘、多姿的西夏文化,小说里有太多想象和猜测。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今天,我仍跳着千年前大唐最炫的舞姿,是黄河水土赐予我不竭的动力。 文物名片 一起来的“宁宝贝”还有: 贺兰山岩画。狩猎图、贺兰山岩画。狼羊图,彩绘泥塑佛头像。 公主金面具 我所见的黄河是多彩的、曼妙的。我来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这里的草原、湿地、湖泊、沙漠、戈壁,都聆听过黄河的歌声。 我曾在地下陪伴契丹族陈国公主千年,0.5毫米厚度的我完美地描绘出公主的容颜。辽阔草原,天高水长,北方游牧民族的骁勇,为黄河文明注入新的精神血脉。 文物名片 一起来的内蒙古宝贝还有: 立式有角青铜鹿、羚羊形青铜饰件、 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注壶。 晋侯鸟尊 我所见的黄河是咆哮的、嘶吼的。我是一只凤鸟,来自“欲穷千里更上楼”的山西。 我曾伴晋侯燮父长眠地下三千年,一度破碎的身躯又迎来重生,我目睹了一场又一场盛大的王室祭祀,也见证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欣欣向荣。 文物名片 一起结伴而来的“晋宝贝”还有: 陶寺土鼓、镬鼎、鸮卣(xiāo yǒu)。 陶铠甲军吏俑 我所见的黄河威武雄浑,帝王气质满满。我来自“秦中自古帝王州”的陕西,是守护秦始皇的一名军官,见证了两千两百年前开启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也听闻大汉盛唐雄风。 这里古城摞古城、遗迹挨遗迹,是黄河水流几千年,滋养着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 文物名片 一起的“陕宝贝”还有: 鎏金铜沐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武曌金简 我所见的黄河是包容的、朴实的。滋养中原万里沃野,留下最后一道湾,黄河在我的家乡河南留下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夏商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 众多考古学文化在这里最早发现并被命名,历史悠久而又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群星璀璨,又最终汇聚中原。 文物名片 一起代表家乡迎接贵客的“豫宝贝”还有: 石磨盘、石磨棒,网格纹铜鼎,杜岭方鼎、 兽面纹青铜建筑饰件、青釉瓷尊。 还有大唐纪功颂碑(局部)、唐三彩天王俑、 “大晟夷则”铜编钟、圈足弧腹洗,钧窑瓷盘,椭圆形水仙盆。 红陶兽形壶 我所见的黄河是辽阔的、舒缓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我来自黄河入海的山东。 你们看我像一只猪还是一只狗?不管怎样,都很萌吧,这是先民质朴、鲜活的审美。 齐国霸诸侯,鲁国继周礼,孔孟儒学传世,黄河,催生了璀璨夺目的齐鲁文化。 文物名片 一起来的“鲁宝贝”还有: 蛋壳黑陶杯、鲁国大玉璧 原来黄河有这么多样的容貌,有如此传奇的故事,孕育众生,滋养万物,无论她什么模样,都是可敬可爱的。 我们九省(区)的黄河“代言人”难得聚在一起,今天,就再唱一曲黄河大合唱。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图为郑州黄河大桥。王羿 摄 图为黄河上的桃花峪大桥。王羿 摄 从舞蹈纹彩陶盆, 到红陶兽形壶, 被黄河串联起来的沿黄九省(区)文物珍宝, 如同一颗颗镶嵌在中国大地上的明珠, 让磅礴大气、多姿多彩的黄河文明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文物的名字,是黄河的注脚, 我们和黄河的故事未完待续 …… 小贴士 这个5月,如果你想认知黄河文明、了解黄河文化,不妨去郑州博物馆新馆“邂逅”沿黄九省(区)的珍宝们。它们会告诉你:黄河为什么叫“母亲河”。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