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遇见“五一”:历史瑰宝引游人追捧

  中新网绍兴5月5日电(记者 项菁)今年“五一”假期,中国诸多民众选择“文化游”,素有灿烂历史的“东亚文化之都”成为不少民众的出游地。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经过中日韩三国评选,中国的绍兴市与敦煌市、日本的北九州市、韩国的顺天市共同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浙江绍兴的兰亭景区内,台湾游客许伟和家人一起观看曲水流觞、品读《兰亭序》,“趁着假期休息,通过实地走访,对于小朋友写毛笔字、了解书法历史很有益。”

鲁迅故里景区乌篷船上客点“五一”人流量大 沈海燕 摄

  绍兴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形成了以大禹文化、古越文化、书法文化、黄酒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脉络。作为“书圣”王羲之故里,今年“五一”假期,兰亭景区、书圣故里历史街区等与书法文化密切相关的“打卡点”迎来热潮。如在书圣故里历史街区乌篷船码头,连日来一批又一批游客排队“上船”,感受别样墨香。

  放眼绍兴柯桥鲁镇,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等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在演员的演绎和光影的渲染下“穿越”至今,向游客讲述百年前的起伏跌宕故事……“五一”期间,这部大型实景影画剧《鲁镇社戏》迎来首批假日游客。

  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当地在“五一”期间特别推出斥资亿元人民币打造的《鲁镇社戏》,同时在鲁迅故里景区推出夜色步行街、乌篷婚礼等多元内容,让游人享受鲁迅笔下的别样韵味。

  “走完鲁迅故里,又看了《鲁镇社戏》,绍兴的水乡风情和旧时往事一览无余,那些沉睡在书里的文字都好像活了起来。”来自东北的文学爱好者马昕自称是鲁迅先生的“铁粉”,他利用“五一”假期选择与鲁迅文化“深拥”。

“五一”期间的鲁迅故里 唐东 摄

  历史瑰宝是“东亚文化之都”最亮眼的印记,也是民众的“朝圣”之地。和位于中国东部、极具江南风情的绍兴市一样,地处中国西部、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敦煌市也迎来“五一”文化旅游热潮。

  “今年‘五一’带着来自北京、广东、山东的6位游客,在敦煌游玩了一天一夜。”从业几十年的甘肃本地自驾游司机董瑞生受访时介绍,每逢节假日,敦煌会迎来四面八方游客,他们大多奔着敦煌莫高窟、敦煌鸣沙山而来。

  参观完莫高窟后,从事文创行业的广东游客陈洁感慨“不虚此行,还想再来”。不仅被历史文化吸引,陈洁还挑选了扇、书签、丝巾等敦煌文创,准备带回去送给朋友。“文创产品既有设计感,也有文化厚重感,而且还实用,让人感觉到敦煌对文化的保护和尊重。”陈洁说。

  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徐日辉表示,民众之所以选择“文化游”,是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含量”要求的提升,也是“文化自信”在民众身上的具体体现。

  “绍兴和敦煌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是各自文化积淀的使然。”徐日辉举例称,“绍兴是‘名士之乡’,从华夏之祖大禹到越王勾践,从书圣王羲之到文学巨匠鲁迅,留下了太多精彩故事,可以从不同角度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完)

【编辑:周驰】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东亚文化之都”遇见“五一”:历史瑰宝引游人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