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突击队 攻关冲在前

  党员突击队 攻关冲在前(党旗飘扬)

  叠合、卷边、折叠、压平、封边、裁切、焊接……走进广州汽车集团部件技术中心内的口罩工厂,在机器的隆隆声中,短短几秒,一只医用防护口罩就诞生了!

  “去年疫情严峻的时候,我们圆满完成了广汽集团复工复产的口罩保障任务。”广汽部件技术中心主任黄旭盛说。

  不到14天实现口罩量产、一个月内自制41条口罩生产线、口罩日产量最高105万只、去年累计生产口罩超过1亿只……成绩背后,离不开口罩设备攻关临时党支部8位党员的持续努力。

  去年2月初,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提出:“推动复工复产,广汽每天至少需要30万只口罩。”广州市当时口罩日产能只有约50万只。“广汽能不能研制口罩机,帮助市里解决口罩产能不足的问题?”

  这个提议,很快被集团党委会议通过。制造口罩机的任务落在了广汽部件公司身上。“我们与快裕达自动化设备公司展开合作。”黄旭盛说,隔行如隔山,公司党委决定派出11人组成的技术骨干团队,驻扎在快裕达,既帮助对方扩大生产,又学习口罩生产工艺。

  许绩彤、陈红阵等人主动报名,党员突击队很快组建完成;口罩设备攻关临时党支部随即成立。

  临时党支部将11人分为5个小组,分别攻关成型、焊接、机械、电气等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白天边生产边学习,晚上画图纸、写工艺流程。”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科芳说,短短5天,第一台口罩样机便试制成功;同时零部件外协采购、厂房搭建、口罩车间无尘改造等工作也有序展开……

  “41台口罩机,需要3万多个组件。”李科芳说,大家盯紧18家配件生产厂家,在去年疫情防控最吃劲的2月中下旬,每天工作2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托盘与链条的匹配出现问题,口罩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建国和身边的工程师们熬通宵,难关终被攻克;小小的超声波焊头容易粘在口罩上,导致生产线停线。一个个设计方案组合摆了出来,多个批次、不同参数的实验一组组做下来。四天四夜分班连轴转,终于找到最佳方案。“用我们机器做出来的口罩,焊接强度等指标不输给专业口罩厂家。”陈建国自豪地说。

【编辑:王禹】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党员突击队 攻关冲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