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掀“考古游”热潮 游客穿越时空对话古今

  中国“五一”小长假掀“考古游”热潮 游客穿越时空对话古今

  中新社成都5月3日电 (记者 岳依桐)“没想到数千年前古蜀人的工艺水平就已如此精湛。”戴着印有青铜面具图样的文创口罩,河北游客李彦在三星堆博物馆内对着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频频按下快门。“之前在网上看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觉得很神奇、很向往,就趁着假期同家人一道专程来看看。”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五一”小长假人气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通过文物与古蜀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图为5月2日,民众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和李彦做出同样选择的民众不在少数。3日,“五一”小长假进入第三天,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热度不减。一大早,博物馆入口处便排起长队,园区内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综合馆和青铜馆内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有序移动,通过文物与古蜀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任韧介绍,自今年3月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后,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便不断攀升。在清明假期三天接待4.5万余名游客后,此次假期,博物馆再次迎来客流量高峰。“五一”小长假前两日,三星堆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4574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约284.4%。

图为5月2日,民众排队进入三星堆博物馆。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三星堆博物馆的火爆景象只是今年“五一”小长假中国多地掀起“考古游”热潮的缩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每日限流6.5万人,被网友调侃“只见人头不见俑”;故宫博物院假期门票早已售罄,为应对客流高峰每天提前半小时开门;收藏有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临时加票,5月2日至5日期间每天增加票额1000人……据悉,“飞猪”平台上,科普、考古、博物馆及文化遗址等相关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5倍。

  作为四川另一热门考古文博游打卡地,成都博物馆人气持续旺盛,门口等待的队伍蜿蜒成一条“长龙”。据悉,该馆“五一”小长假前两日就迎来约3.5万人观展。“看着这些古老的文物,就好像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人生活的场景,很神奇。”细细端详着一面错金银嵌绿松石铜镜,贵州大学生吴佳熙笑道。

图为5月2日,民众参观三星堆博物馆。 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在西华大学文新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历史学博士李钊看来,良好的疫情防控形势促使更多的中国民众在本次假期走出家门,而考古发现作为历史的见证,其自带的神秘属性对游客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三星堆考古频繁引起热议的背景下,出现“考古游”热潮并不意外。“这一现象凸显了大众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好奇和认同,其背后是愈发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的同时,也“带火”了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其中,“青铜面具”冰淇淋、印有青铜器图案的口罩等纷纷“出圈”,热度十足。任韧告诉记者,文创产品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目前博物馆共有300余种文创产品。“希望借此能让更多人了解三星堆文化,从而彰显古蜀文明、中华文明的魅力。”

  “特色是旅游产业的生命力所在,文创IP则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钊告诉记者,考古文博游作为旅游产业的细分领域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

【编辑:田博川】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五一”小长假掀“考古游”热潮 游客穿越时空对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