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延安”传赤子心:红色精神激活乡村潜力

  中新网台州5月3日电(记者 范宇斌)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坞根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的诞生地和主要战斗地区,被誉为中国东部的“延安”。如今,这里的“红色故事”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好声音。

  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 “红色根脉”是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新网记者近日踏访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坞根,解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秘诀。

  “红色是坞根发展的底色,我们打造红色文旅小镇,把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相结合,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助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让民众脸上洋溢更多幸福的笑容。”坞根镇党委书记张颖说。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纪念碑 范宇斌 摄

  红色:铸就革命老区发展的底色

  坞根镇地处浙东南乐清湾畔,三面环山,一面滨海,附近有十多个岛屿。与大多数革命老区一样,过去的坞根交通闭塞,旧有俗语称“十里坞根岭,冷饭吊头颈”。

  事实上,坞根地理位置在革命战争时期颇具优势。“这里进可攻、据可守、退可走,各股革命力量之间可以相互驰援,是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的好地方。”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纪念馆讲解员方海红介绍道。

  坞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根据地。1928年冬,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动农民武装暴动。1930年3月成立坞根游击大队,7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8月扩编为第二师(以下简称“红十三军二师”),斗争坚持到了1936年4月。

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红军小道” 范宇斌 摄

  “红十三军二师开创了以坞根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奋战在括苍山麓、东海之滨,在当地民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为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方海红说。

  曾经的战火已经远去,但这片土地就此涂上了红色的底色。

  如今,当地政府在烈士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坞根西山,建立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等。此后,还修复了坞根11处革命遗址,包括坞根游击大队成立旧址、柳苦民牺牲地、红军台门、红军井等。

  步入纪念馆,多件珍贵的历史图片及烈士遗物令人缅怀。一名游客观看纪录片《星火耀黎明》后感叹道:“红十三军二师革命历程艰苦卓绝,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散落各地的‘红色遗珠’不容遗忘,我们把红色资源串点成线,打造红色文旅产业。”张颖说,此过程中,“艰朴勇毅、赤子之心”的红十三军二师精神一直感召着坞根发展,在新时代焕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温岭市青年回乡创业种植本地小土豆 范宇斌 摄

  绿色:孕育革命老区的无限可能

  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这是坞根振兴发展的不二法门。

  随着红色旅游兴起,越来越多人来到坞根,穿一次红军服、走一趟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餐……深度体验红色文化。据悉,该镇策划了“一次坞根行,一生红军情”品牌,推出多条红色党建路线,每年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

  与之“双重奏”的是研学游,作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该镇推出红色旅游、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研学主题。在香草谷开展植物科普,在滩涂地赶小海、骑泥马、抓螃蟹……研学在坞根,好玩又长知识,还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活力。

  放眼浙江,美丽乡村早已遍地开花,从乡村休闲游到深度体验游,坞根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我们为每个乡村打造特色产业,进而焕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张颖举例道,如花溪村深挖婚俗文化,打造爱情主题的“喜柿山谷”;洋呈村结合香草种植、深加工,打造“芳香洋呈”;下呈村依托红糖制作,打造“甜蜜下呈”等。同时,还引进文旅型复合人才、“数字游民”、新农人等,发展乡村第六产业。

  坞根的振兴发展梦并不仅仅如此,在其擘画的“路径图”中,将锚定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研学旅行核心发展区、农旅文旅创新试验区,率先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残疾人党员杨济旭指向海鲈鱼养殖基地 范宇斌 摄

  传承:一颗赤子心激发乡村未来

  “坞根农民们种了一辈子土豆,赚不到什么钱。如今,我们创新包装模式,优化销售渠道,小土豆也能做出大文章。”台州默梵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兵锋说,坞根小土豆热卖之余,也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增收。

  位于绿水青山与碧海蓝天之间的坞根,是农业发展的沃土,有“中国草鸡之乡”“中国鲈鱼之乡”等金名片。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素。因地制宜谋发展,如今,一个个怀抱梦想的青年回乡筑起农业梦。

  3年前,抱着让家乡小土豆“走出去”的想法,杨兵锋与三位好友共同开启了创业路。

  杨兵锋说,坞根本地小土豆色泽金黄、口感软糯香甜。于是,他们建立种植基地和品牌,创新采用纯净水包装系统,让小土豆一改“灰头土脸”的模样,干干净净地走进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市场。

  “回乡创业让我们感到很有成就感。未来,我们将加大技术创新。结合坞根研学游发展趋势,开设农耕体验课程,助推家乡发展。”杨兵锋说。

  同样,残疾人党员杨济旭从零基础到专业排球运动员,从养鱼“门外汉”到海鲈鱼专业养殖大户,并带领当地养殖户一起壮大当地海鲈鱼产业。

  然而,杨济旭20余年来的养鱼事业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特大台风、金融危机、疫情等多重冲击,但都没有冲垮我的信心。”在杨济旭看来,台州有大陈岛垦荒精神,坞根有“艰朴勇毅、赤子之心”的红军精神,这些精神都鼓舞着他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方红土地,孕育着一代代坞根儿女奋发向前,以行动诠释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解码坞根,看见传承,亦相信未来,更是透视中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一个窗口。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就像在坞根花溪村口,有一棵历经火烧却依旧枝繁叶茂的古樟树,扎根大地,仰望蓝天。(完)

【编辑:苑菁菁】

免责声明: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素材及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并且以技术研究交流为目的,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3:本站部分收费内容仅作本站日常维护费用,若您需要商业运营或用于其他商业活动,请您购买正版授权并合法使用。
4:请勿将源码、软件进行商业交易、转载等行为,源码、软件只为研究、学习所提供,该软件使用后发生的一切问题与本站无关。
5:站内资源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1058364519@qq.com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
6:素材源码均为网络收集,不承担任何版权问题,不提供任何技术支持!
7:严重警告本站木屋模型、木屋CAD图纸、木屋效果图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凡木屋模型及CAD文章由设计师QINYUHUI设计制作,享有内容所有权,文章仅在QINYUHUI名下网站、信息平台或嘿很有内涵微博发布,未经授权违者必究!!!

MASUC » 中国东部“延安”传赤子心:红色精神激活乡村潜力